林千秋有点心动了,赚大钱的事先放一边,参加周末比赛赚个零花钱也不错啊——她丝毫没有欺负人的自觉,反正上辈子也没有冲段成功,算上两辈子她都只是业余棋手,和业余棋手比赛很合理啊。
她也不担心自己会输,虽然上辈子放弃冲段后就不怎么涨棋了,但日常会和差不多水平的对手下网棋。这样既保持了棋感,又没有错过之后ai时代的一些围棋进步如果这样的她在八十年代还赢不了一场小围棋会所的比赛,那她上辈子也是白下棋了。
当然,想是这么想,先了解一下此时的围棋还是很有必要的。她上辈子学棋的时候,恐怕有些规则都和现在不同了(考虑到还有中日国别的不同,这是绝对的)。而且就算有的不同她听人说过,也没往心里去,所以还是得再了解。
因此她话到嘴边就变成了:“哦,现在可以进去下棋吗?多少钱?”
“啊,可、可以。”看店的少年又看了林千秋一下:“那个,我们围棋会所很少有和我差不多大的孩子来呢,算你半价吧,210円。”
210円都是半价,那正常就是420円,算是挺贵的了。所以林千秋刚刚才会想要走420円的话,她就想到这能买一兜子冰棒回去慢慢吃,能去洋派咖啡厅消费一次(这时候时兴吃巧克力、咖啡这些东西,装修是异国情调的那类店普遍不便宜),不然像是桌上那册又厚又大的《少年jump》也只需要150円
“半价吗?我14岁哦,超过12岁了,也可以半价吗?”林千秋确认道。一般给小孩半价的场所,12岁都是一条线。
“啊,可以的,来下棋的基本都是一些大叔老伯,这里的14岁和12岁没什么差别的。”看店的少年非常确定地说。
“那就好,这,给您钱。”林千秋说着从小钱包里拿出了4个50円的和一个10円的硬币。
收钱之后还做了一个登记,大概就是姓名和棋力之类。林千秋这辈子也没拿过业余的段位证书,不知道怎么写,就问:“我只和朋友下过,棋力还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