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胡为民,年轻又有成绩,还愿意纡尊降贵,实在是最合适不过的人选。
于是,他不在抗拒之前看不上眼的文学社,开学第一天便选择加入。
尤其是看到身后排着的长龙,他更确信自己的选择没有错。
现在,加入文学社后,他开始期待着胡为民的现场教学。
查剑英笑着道:“等纳新结束后,我们会安排大家和胡老师见面。放心好了,胡老师是咱们文学社的顾问,他人很好说话,也没有架子,有什么问题他也很乐意回答。”
刘振云遗憾不能立刻见到胡为民,但也表示理解。
他走后,后面的人同样取出了申请书。
一个下午时间过去,查剑英收起最后一人的申请书。
“总算结束了,我没想到纳新会这么累。”
“同学们太热情了。”陈建公道。
“是胡老师的吸引力太大。”查剑英摇摇头了,眼睛里透着精明,“我敢说,今天提交申请书的人,十有八九都是冲着胡老师来的。”
“这不是很正常吗,以胡老师现在的年纪和名气,成为全国闻名的大作家只是时间问题。如果现在能和胡老师打好关系,对于有志于文坛的同学来说,是最佳选择。”陈建公分析道。
查剑英眼珠子一转,问:“照你这么说,我们岂不是很幸运?”
“当然幸运了,能让胡老师手把手教写作的,除了我们还有其他人吗?”陈建公反问。
“呃,应该没有了吧?”
“那不就是了。靠着之前几篇小说带来的影响力,我已经进入了一些燕京本地文学杂志社编辑的视线里,我想你也一样吧。”陈建公笃定道。
查剑英道:“原来也有人找过你。”
“就像你说的,假期的时候,是有编辑找过我。”
“是约稿吧?”
“没错,不过不是比较出名的文学刊物。”
“知足吧,如果靠我们自己的能力在杂志上发表文章,不证明了我们的进步吗。”
“老陈,这个寒假你写了几篇稿子?”
“几篇?你当写小学作文呢?我就写了一个短篇小说。”陈建公撇了她一眼,没好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