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1/3)页
    第515章 奏疏风波天街变
    自此后,两人的关系像是作了火箭一般上升。
    李长河只要是有空就经常和阎立本讨论交流绘画技艺,而阎立本也在和李长河的交流中明白了很多他以前从未听闻的知识,提升了他的眼界。
    因为比较频繁的见面,李长河也认识了阎立本的哥哥阎立德,而后他惊讶的发现阎立德此人同样不同凡响。
    其在建筑行业的知识储备,放在现代,院士级别。
    因而李长河对阎家兄弟颇为照顾,加上两人非常努力,如今两人在工部和礼部做的很不错。
    而当李世民在报纸上发出那段宣言后,首先阎立德内心的热血瞬间翻涌起来,而后立马递上自己准备了好几年的奏疏。
    《泾渭通渠疏》。
    即在原先的关中水利工程设施基础上,修建一条长三百里的新水渠,引泾水入渭北。
    若计划成功,则关中可再添溉田二十万顷。
    为了使得计划更具有实操性,阎立德还联合工院学子绘制了《龙首分水闸图》,再辅以相关水利设备,可使水逆流分配。
    所以阎立本的这本奏疏很快在朝廷引发一阵议论。
    但这还不算,阎立德随后又上了一奏疏。
    《关中运河漕运及河南、河北新渠开凿可行性建议》。
    要说上一封是引发巨大讨论的话,这一封简直是石破天惊。
    因为奏疏中列举的几个数字看的人是胆颤心惊,其消耗占据了贞观二年财政支出的百分之十。
    这还是一年的消耗,要想完成奏疏中的工程,需要五年时间,且每年的支出呈递增趋势,耗费的钱粮不敢计算。
    《泾渭通渠疏》朝廷中大臣都觉得天方夜谭,这封更是让大臣们破防了,纷纷跳出来表示反对。
    李世民倒是对这两封奏疏没有过多表示,只是让内阁进行讨论。
    阎立德的行为,使得不少代表工学院的臣子也上了不少奏疏,比如有大臣建议推广“代田法”与曲辕犁,沤肥等先进农业技术。
    因为经过一年多试验,凡是使用了这些优秀农业技术的土地,其产量较其他土地粮食产量和效率增加了约三成。
    而后其他国子监学院也纷纷开始上书他们的建议
第(1/3)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觉醒基因!我爬出焚化炉后成神了任杰林怀仁我一个卧底,让我撑起整个宗门?叶凡七个媳妇叶凡轩雨妃)死囚营:杀敌亿万,我成神了!李道刘夫长李道安远伯天荒年全村啃树皮我带全家咔咔炫肉奉命吃瓜后,我的瓜田遍布全世界替身为凰开局和离,我回娘家过的风声水起天崩开局,从死囚营砍到并肩王李道安远伯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