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觉得他这老师当着,最重要的工作除了传道,更重要的作用怕是要拴住他们,免得他们上天。
尉迟缭想到这,也不再多想,答应道,
“好。”
听他答应得爽快,子婴和韩信开心的击了下掌。
“那阿信,等会你带人去帮尉迟先生收拾东西,帮先生把上林苑的家安置妥当了,你们就直接来咸阳找我。”
“我回去跟大父说一声,提前回咸阳帮先生安排一处宫室,扫榻相迎。”
说罢,子婴朝尉迟缭行了一礼,告辞。
“谢殿下。”
尉迟缭也回了子婴一礼,看着他引着嬴小圆走楼梯过门槛,然后带着它一蹦一蹦的朝演武场跑去。
不由欣慰的笑了下。
他总算是看到了大秦的希望啦。
又看了眼恭敬站在他身后的韩信一眼,笑着揉了揉他的头说道。
“走吧,回去收拾。”
前面二十多年的辛苦,也只完成了他一半的理想。
虽然完成了统一,但在治理上,陛下并不完全听从他的。
更看重法家的强权政策。
这也许是陛下出于帝王心术的平衡之术,不可只听一家之言,法家的方式也确实高效,立竿见影。
但是,黔首也是人。
大道五十,天衍四九,人遁其一。
是人就有变数。
严刑律法固然高效,但是一张一弛,方为文武之道。
一律的压制,总有压不住的时候。
一旦迎来反噬,只怕会引发难以想象的灾难。
可惜,当时正是进取六国的进程中,陛下不可能停下脚步。
他那时也没有足够理由说服陛下,只得心灰意冷,选择归隐山林。
默默祈祷,反噬来得晚一些,再晚一些。
没想到,刚完成统一,就迎来了新的转机。
陛下居然开始放弃商君的愚民,弱民政策,选择开启民智。
当时他听到上林苑的小吏们谈论,说现在的黔首,满六岁到成年前,都能拥有上学的机会。
是有些不相信的。
这和陛下之前的风格相差太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