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场就有人提出反对意见:“王会计……”
“陈建军家只有四个人,凭啥会有这么多公分,你们会不会搞错了。”
会计是生产队唯一上过高中的人。
虽然没有毕业,但也是生产队最有文化的人,说啥也不能让人诋毁自己能力,当即站出来解释。
“公分数量没有错……”
“别看建军家只有两个人,但陈伟南这小子力气大,每次抢收都是一个人挣两个人的工工分。”
“建军两口子只要家里没事儿都会上工,拿满工分。”
“所以他家虽然只有四个劳动力,但在挣工分方面却相当于五个劳动力。”
“加上人家还用猪粪换了一百九十个工分,拿到五千多个工分并不多。”
陈伟南在抢收期间的变态表现生产队每个社员都一清二楚,而且发自内心羡慕。
但这些都是他们羡慕不来的。
陈伟南既有力气,肚子里面又有油水,才能在抢收期间干那么多活。
生产队其他人就算有力气,肚子里也缺油水,没法儿长时间干重活。
面对一个人干两个人活的陈伟南,除了羡慕,没有其他任何办法。
看大家纷纷点头认可自己自己解释,会计再次开口:“按照咱们生产队的分粮政策,建军家可以分到两千五百五十五斤稻谷,四百零九斤苞谷。”
“抗旱期间,建军父子总共挑了四百担水,生产队奖励四百斤苞谷,总共分得八百零九斤苞谷。”
“这是领粮食的条子,确认没问题就按手印,直接去粮仓领粮食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