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将的定义,同样不同,朱由校给出的定义处于道的层次进行评价的。
大道无声大音希声,大道至简。。
实际上名将也是如此。
真正的名将其实是没有赫赫之功,除非遇到突发情况的战争,如果在一个名将镇守的地方时常出现问题,又不能及 时解决问题。
这样的将领不是一个名将,就是打胜了, 一样得不到名将的评价。
真正的名将,其实就是在自己辖区内,永远都把问题解决在萌芽之中。
是不等问题出现后采取解决,那样的将领只是一个良将,算不上名将。
世人口中的名将大部分都是良将,极少有人达到朱由校的这样的要求。
不过朱由校却对戚继光有着极高的评价,那就是戚继光驻防的区域在他解决先期问题,其后就不会再有问题出现。 原因何在
就是因为戚继光善于发现问题,善于及时解决问题。
俞大猷都没有这个评价。
不过俞大猷在武学上的造诣却远在戚继光之上。
秦叔宝以前觉得大明在明皇尚未崛起的时候,名将太少。
当明皇亲政,亲手主导大明帝国崛起的规划之时,亲自选拔的将领,如今都成了大明帝国的核心将领。
这些人都不在其他所谓战神或名将之下。
尤其朱由校从微末之际选拔出来的卢象升、孙传庭、阎应元、周遇吉和袁可立,无一不是帅才。
其才能都很厉害的,一点不逊其他州的所谓名将。
只有来了大明才知道,大明人才济济,并且他们自诩是大将之材,是统帅之才。
但是大明的军人一样厉害得很。
尤其明皇赋予在外将领的临机专断之权后,大明如同安装了翅膀一样开始军事崛起。
其后便是经济崛起,才有如今强盛的大明帝国。
更是人道第一帝国,人道第一人皇。
秦叔宝、程咬金等人感触最深,也非常庆幸当年来得早,没有留在大隋混吃等死。
现在他们都是一方统帅,虽然权力没有卢象升和孙传庭的级别高,但也仅仅是低了半级而已。
他们也要努力,然后统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