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文臣觉得陛下在这事儿上有点过激,不应该培养武者的血性和反抗性。
不过明皇一直坚持,现在才真正地爆发出威力。
“一个民族若无尚武精神,这民族距离灭亡已为时不远。”
“是啊,臣等现在才明白陛下的苦心。”
“以前觉得以稳为主,要是所有人都充满血性,不利于治理。”
“如今臣等看到了另外一番景象。”
“我大明的血性原来就是自强不息,就是宁可站着死也不愿跪着生。”
朱由校心里一阵鄙视,这群文官,就是一群墙头草。
看到好的,立即彩虹屁跟上,若是看到坏处,立即一盆盆的脏水泼到你身上永。
这就是文官所谓的政治。
反正朱由校对这些一点不感冒,大明是他打下来的,根本不怕文官造反。
同时也是为了营造一个民主和谐的气氛,所以才没有打压这些墙头草。
毕竟任何一个帝国,各类人都要有,只是统治者必须把控在一定的范围内
朱由校对文官那是了解极深。
甚至文官有国格的不多,有血性的更是少之又少。
不要觉得在大明就没有,实际上,大明如果面临灭国危机,且敌人给了文官一条生路。
真正慷慨赴死的臣子能有六成,朱由校都觉得那是自己近两百年来的心血没有白费。
真正拥有血性,真正热爱这个帝国的人,绝对是大明帝国最底层的百姓。
朱由校从来没有怀疑过这个判断。
他太清楚人性,更清楚这些文官团体的尿性。
目前是大明帝国最为鼎盛的时代,更是大明帝国开疆拓土的大时代。。
如果文官不懂得审时度势,只怕早被海瑞这个缺德冒烟的混蛋杀了祭旗。
文官里面别看所有臣子都在赞许海瑞,实则内心里恨得牙痒。
海瑞就是个官屠。
感觉海瑞天生就是与天下文官为敌而生。
海瑞不是不知道,不过海瑞不在意。
要是天下文官都痛恨他,说明这些官都不是什么好官,都死得其所。
朱由校更不在意这些文官的态度,只要老老实实坚守自己的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