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才王越也说了,哈密寸土不可失,寸步不能让!
西北关乎的东西太多,非但要选一名有能力且接触过兵事的人过去,还要让文官们同意,不然西北肯定又会变成定时炸弹,文官们会在背后捅娄子。
不过弘治皇帝莞尔一笑,人他早就选好了,总督陕西马政官杨一清。
杨一清是刘大夏举荐上来的,纯粹的士大夫出身,对宦官也持仇视态度,同时杨一清这些年在陕西一带参与过数次战争,也算是历练出来了。
王越退下后,给杨一清安排到西北,算是最好的人事调令了。
唯一麻烦的就是南京那边,京官素来不愿去南京,默认为养老的衙署,可杨廷和在南京做出的政绩是实打实的,这个时候放弃,等于将杨廷和的所有吏治成果否定。
“吏部右侍郎王鳌吧!”
朱厚照狐疑的道:“父皇,他会心甘情愿去么?”
如果他骨子里不愿去南京,那调他过去也做不出来什么政绩。
弘治皇帝笑道:“愿意也得去,不愿意也得去,南京那边做好了,给他调回来,做不好,就给他调下去便是!”
“愿不愿意去由不得他,做不做出政绩,他心里也有衡量,看他自己,真要尸位素餐,那就让他永不入京。”
朱厚照重重点头道:“好!父皇我明白了,明日我便下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