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理解你想让先祖入土为安的心情,”
周国宏对钱大福说,“但棺材已经在地下躺了一百多年,再迁移恐怕会对先人不敬。不如这样,你带些土和遗物回去,在祖坟那里做个衣冠冢,这样先祖的灵魂也能回到祖地。”
钱大福考虑再三,最终接受了这个方案。
他感谢村民们对先祖的尊重,也对周国宏的处理方式表示满意。
临走前,他还捐了一笔钱给村里,用于公墓地的维护和美化。
这次“老棺材风波”就这样圆满解决了。
虽然过程曲折,但最终的结果让各方都能接受。
村里的果园计划也得以继续,在北山坡上栽种了各种果树,为村集体增添了新的收入来源。同时,新建的公墓地也得到了规范管理,成为村民祭祀先人的固定场所。
随着村里各项事业的发展,周国宏越来越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性。
一个村庄要长久发展,不仅需要短期的经济增长,更需要培养未来的人才。
可惜的是,村里的小学已经有些年没有修缮了,教学条件十分简陋。
一天早上,周国宏特意去村小学转了一圈。
只见几间破旧的土坯房里,挤满了村里的孩子。
教室里没有像样的桌椅,黑板也是斑驳不堪,教学用具更是少得可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