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大力握住了周国宏的手:“好,我等你的消息。”
回村路上,周国宏一直在思考水源分配的问题。
第二天一早,周国宏召集了村里的几个老人和村干部,商量水源分配的事情。
“按理说,水渠是我们祖辈修的,水源也是我们先发现的,应该由我们来主导分配。”
老支书刘根生说,“但现在情况变了,上游的杨家村越来越大,他们的用水需求也在增加。”
“可咱们也缺水啊!”
李二牛不满地说,“凭什么让给他们?”
“二牛,别急。”
周国宏安抚道,“水源是大自然给的,不是哪一家哪一户的私产。重要的是如何合理利用,让大家都能受益。”
“那你有什么好办法?”老陈问道。
周国宏展开了一张手绘的地图:“我昨晚研究了一下地形,发现我们可以改造现有的水渠系统。现在的主渠直接从杨家村流到我们这里,导致他们感觉吃亏。我们可以在山上修建一个小型分水口,把水分成两条支渠,分别流向两个村。这样,水量的分配更加明确,也更加公平。”
“这得花不少钱吧?”
有人问道。
“确实需要一笔投入,”
周国宏点头承认,“但比起长期的纠纷,这笔钱是值得的。而且,我们可以申请县里的水利建设资金,不用全部自己出。”
经过一番讨论,大多数人都认同了周国宏的方案。但也有人提出了疑虑:
“万一杨家村不同意呢?他们可能会觉得我们在玩花样,想继续多占水。”
周国宏思考了一下:“那我们需要一个公正的第三方来监督。可以请县水利局的人来评估方案,确保分配公平。”
三天后,两村的代表在县水利局的会议室里坐了下来。
县水利局的张局长亲自主持了这次会谈。
“两位村长,今天把大家请来,就是要彻底解决这个水源分配的问题。”
张局长说,“水是公共资源,应该合理利用,造福大家。周村长已经提出了一个方案,我们水利局的技术人员评估后认为是可行的。”
张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