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不若给殷小娘子封赏郡主身份,以示天恩浩荡。”
李世民却想到几天前的那个下午,一个瞧着一脚过去就会吐出血死掉的人,竟然还能说出心怀天下的惊人话语,后来又出有些狠毒但有效的计策,矛盾又惑人,像是料峭的春日里,一支仍带冰雪的颓靡病梅,叫人惊艳也叹惋。
他的指尖摩挲着袖口的衣料:“不够。”
长孙无忌看了李世民一眼。
“那,陛下的意思是?”
李世民将视线从半空中移向他。
“朕觉得,太上皇既然有心思给朕生弟弟妹妹,应当也不介意多个女儿,对吧?”
长孙无忌沉默。
天家父子事,自己就算是有个大舅哥的身份,也不该过多置喙。
匠人已经雕了木框和几十个常用字的木模,有臣子奉上来,李世民捡起几个去排列,长孙无忌看着。
字模是反着的,得辨认一下。
万,民,饱,食,暖,衣。
长孙无忌伸手去给李世民磨墨,心想,不论后世如何评判,可看到陛下,他们总是觉得,武德九年他们做的,是最正确的抉择。
下人拿刷子给字模涂了墨,李世民亲自拿了一张纸覆上去,纸上如同盖章,留下了一行字迹。
只是木头的字模也氤氲开了墨色。
“叫匠人再研制一番,将这活字印刷之法完善一番。”李世民吩咐着,自有人又把框子连着小木头块儿全端了下去,他突然又叹气:“爱卿你说,朕别说从印章想到印书了,朕连玉玺都有,朕却没想到过这些。”
长孙无忌自然是捧着:“陛下心中是黎民社稷,细微处的功夫,就该是交给我等来做的。”
“爱卿这张嘴啊。”李世民笑了起来:“也罢,幸好朕如今有了殷小娘子,虽然很多计策不齐全,欠妥当,可到底有个方向,咱们给补全了,在放到民间去用,让百姓,”他抖了抖手里那张刚刚拓印的宣纸:“都能丰衣足食。”
那不然能怎么说,说您和臣等竟都比不过一女童您就高兴了?
还幸好有谁,这么多年您对贤才那是见一个爱一个,谁都这么说,长孙无忌暗自吐槽着,当然面上仍是与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