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很快传到了摄政王府和宫里。
养心殿内。
李公公说完消息就恭敬站在一旁候着了,甚至都不敢瞧皇上。
桌上的茶水和糕点是一点都没动,屋内更是安静得可怕,只剩下皇上手中不停翻滚的佛珠声。
书案上还有摄政王谢昀呈上来的奏章。
但皇上望着奏章一直沉着脸,似乎并未表态。
“李玉,你说朕封了这么一个摄政王,是不是不合时宜?”
谢家老王爷和先皇是感情最为深厚的异姓兄弟,临终时先王除了谢老王爷谁都没见。
当场除了托孤,便跟皇上交代了许多要善待鞋谢家的事情。
后来他登基时年纪尚小,太后垂帘听政,谢家世子谢昀入皇宫伴读,从太后的手中夺回了原本属于他的政权。
为此他才封了这么一个摄政王,有他在,江山便足够稳固。
但这么些年过去了,他总觉得不是滋味。
谢昀是愈发不把他这个做皇上的放在眼里了,什么事都能先斩后奏。
就连世子妃和世子和离这样的大事,都是他做了主,完了才报到宫里来。
这般不将皇室放在眼里,如何能容忍得了。
加之这些年谢昀是文武双全,军中多有听命与他的了。
再这样下去,他怕是这把龙椅上的人马上就要姓谢了,而不是姓江了。
“陛下,王爷一心为了陛下,陛下也是为了给王爷无上荣耀,王爷也算没有辜负陛下的信任,何来不合时宜一说啊?”
李玉的头上不满了一层细密的汗水,他可不敢真的说谢昀的不好。
伴君如伴虎,万一说漏嘴,不合皇上的心意,哪怕他伺候皇上多年也能被拖出去斩了。
话音落下,皇上就瞥了他一眼,“朕知道问了也是白问,摄政王确实帮朕料理了许多事,有功,但他也有过。”
李玉连连点头:“皇上说得是,王爷有什么过错,您直接点出来让王爷领罚就是了,王爷不会因为这点事和皇上置气的。”
“哼,领罚?只怕朕前脚才发出领罚的旨意,后脚就有人替他求情了吧?”
这才是皇上最生气的。
他身为一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