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一时语塞,“他是大明的王爷,不该为大明作出牺牲吗?”
“那为什么您不牺牲太子呢?太子是储君,享受着第一顺位继承权,同样也是要做出第一牺牲的,这说到底,还是您偏心。”
宋濂又反驳道。
朱元璋叹了口气,“就算咱让老二娶了王保保之女,那咱来日把邓氏册为秦王侧妃,这不也是嫁给他了?美人他不也有了?”
宋濂听后,摇了摇头。
“话不是这么说的,这等于您让太子享受了两重利益,风险全部给了秦王,江山给太子,美人也不给秦王,侧妃跟正妃是只差一个字的区别么?
不是,侧妃是什么?本质上就是妾!并不是妻,邓氏若不能为秦王正妃,您便是剥夺了邓氏与秦王生同衾死同穴的资格,活着不可同寝,死后不可同穴。
太子不用娶鞑虏,青梅还是正妻,生同衾死同穴,而秦王不仅要娶鞑虏,您甚至还剥夺了他青梅与他生同衾死同穴的资格,秦王能没有怨气吗?”
没说不让老朱一碗水端不平,毕竟五个手指头还不一样长呢。
但你怕食指以后长度超过中指,就直接把食指给折断了,食指什么也没干就遭此大罪,如何能甘心?
“你的意思是,咱未雨绸缪,咱还是错了?”朱元璋反问道。
宋濂点了点头,“未雨绸缪并不是要自作聪明,晋王和秦王差不多,晋王娶的是侯爵之女,这本来不是大问题。
但你若让燕王和周王娶了国公之女,那么事情就大了,对晋王而言就不公平了,晋王文成武就,却偏偏娶得最差。
再加上秦王和晋王本就是一条心的兄弟,陛下您这么做两人直接同病相怜了,若是平时无机会便罢了。
一旦他们有报复的机会,那么报复将会是空前强大的,是您亲手把秦王和晋王逼到了太子的对立面。
秦王和晋王自封爵以来,没有半点窥测太子位的想法吧?就想安安静静的过日子,您却非要折腾他们。
人争一口气,佛争一炷香,今日因是昨日果,因因果果,果果因因,善因善果,善果善因,恶因恶果,恶果恶因。”
宋濂侃侃而谈,反正宋濂觉得朱棡两兄弟没做错。
就算有错,那也是朱元璋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