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这饼子要掺榆钱才甜。&34;老妇操着浓重的乡音,皱纹里沾着面粉,&34;等开春带你们去采。&34;
远处十几个汉子喊着号子扛梁柱,领头的竟是桃城肉铺的瘸腿账房,平日里锱铢必较的生意人,此刻正用独臂托着木桩,汗珠顺着花白鬓角滚进粗麻衣领。
周桐的手指无意识攥了攥缰绳。
他想起上一世刷视频看到的《流民图》,那些蜷缩在史书夹缝里的灰色剪影,此刻却在夕阳下鲜活地发着光。
当瘸腿账房发现梁柱偏移半寸,急得蹦出句&34;这要算不清账目&34;时,他终于笑出声来——原来人心这杆秤,称得了毫厘金银,更称得起生死道义。
他扶着徐巧下了马,刚走近,就有人眼尖地喊了一声:“老爷来了!”
众人一听,纷纷停下手中的活计,朝周桐和徐巧这边看来。几个流民赶紧迎了上来,脸上满是感激之色:“周县令,您来了!”
周桐笑着点点头,目光扫过众人,语气温和:“大家辛苦了,安置得怎么样了?”
一位老汉搓着手,满脸堆笑:“托您的福,大伙儿都安顿得差不多了。您看,这窝棚搭得多结实,比我们以前住的房子还好呢!”
周桐看了看那些窝棚,虽然简陋,但确实结实耐用,满意地点点头:“不错,不错。大家伙儿再加把劲,争取今天就把所有窝棚都搭好。”
徐巧也走上前:“孩子们呢?有没有地方住?”
一位妇人赶紧回答:“夫人放心,孩子们都安顿好了,还有几位大娘专门照顾他们呢。”
这时陶明拄着竹杖迎上来时,脸上带着几分欣慰的笑容:“小周,安置点这边差不多了,就剩下几处窝棚的茅草还没铺完,再有半个时辰就能收工了。”
周桐点点头,目光扫过忙碌的人群,刚想说什么,忽然愣住了——
远处,万科正扛着一捆茅草,像只发疯的骡子似的在窝棚间横冲直撞。他身后跟着赵德柱,这货不知从哪弄来根粗麻绳,正甩得虎虎生风,活像个赶牲口的。最离谱的是那三个胖子也都抱着木头在那乱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