铺平信纸,写下了第一句:
“小旭,见字如面。
我已经安全到达驻地,你放心,我这里一切安好。
古人曾说过,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但是我却认为,见不到你的每分每秒都是那么漫长,窗外的月光如水,倾洒在我的桌前,我提起笔,满心的思念终于有了寄托。
我们分别到现在,已经六天零六个时辰32分18秒了,今日工作结束后,我在窗边呆坐了很久,望着天边的晚霞,想着你在做些什么。是在片场努力排练,还是已经收工,同我一样坐在窗前,构思着我们一起畅想过的未来。
此刻我想引用一句古诗,来表达我的思绪: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就让我跟着月光,去到你的身边吧。
等我,我的爱人!”
写完信后,他这才放下钢笔,将准备好的信封打开塞了进去。接着在嘴里抹了些唾沫,封好了信封口。由于是从军区大院寄出的信件,所以并不需要邮票,他带来的邮票也失去了作用。
第二天一早,他便将信封放在了营门口的收发处,桌子上堆的密密麻麻的信件,会随着邮递车运走,将士兵们的思念带去全国各地。
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他们跟着文工团走遍了附近的驻地,有些是已经撤回休整的连队,更多的则是整装待发的士兵,但是相同的是,他们那一张张稚嫩的脸庞中,都展现出坚定的信念。
这天,演出刚结束,钟卫华便被连队的指导员邀请到了他们的班排房,让他给战士们讲述一下小说创造的故事。这里的士兵,是刚从前线撤回休整不久的战士,他们很多人没什么文化,也看不明白书籍,于是钟卫华便给他们耐心的口述。
当他讲述到烈士的妻子和母亲,为了省一些路费,舍不得坐车,跋山涉水几十公里山路到来连队,却坚定的要用抚恤金来还账的时候,他们一个个也是泪如雨下。
“我的班长李大牛,他牺牲的时候,也留下了不少的账单,他家中更加的困难,咱们班仅剩的几个战士,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