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过多久,夏建国接到通知,心里满是焦虑,急匆匆地从机械厂赶了出来。
一看到夏长海和王喜栋,他的心猛地揪了起来。
他赶忙快步迎上前去。
“长海,家里是不是出啥事儿了?”
夏建国紧张得拳头都攥紧了,心里七上八下,就怕听到什么坏消息。
夏长海摇了摇头,回答道:“没出啥坏事。”
啊?
夏长海一副平静的样子,这可把夏建国弄糊涂了。
没什么事儿,跑到机械厂来找自己干什么呢?
“我来这儿,主要是因为……”
夏长海把事情的前因后果详细地说了一遍,包括野猪群的情况,还有猪的数量。
当夏建国听到夏长海说手里有一百多只野猪时,眼睛瞬间瞪得老大,就跟铜铃似的。
他和杨玉凤的反应差不多,第一反应就是觉得夏长海说错了。
那可是一百多只野猪啊!
先不说野猪群里公猪、母猪各有多少,单是这个数量,就足够让人惊掉下巴了!
据他了解,第二机械厂每年采购猪肉的总量,大概也就一百来头猪。
要知道,当时家猪普遍没有野猪长得大。
也就是说,夏长海这一次打猎获得的野猪数量,相当于机械厂一年的猪肉采购量!
要不是深知自己儿子从不撒谎,而且之前也知道那个狩猎计划,他都要怀疑夏长海是不是发烧烧糊涂了,在说胡话。
好不容易让自己镇定下来,夏建国开口问道:
“那你打算怎么处理这些猪?”
“爹,我想着您帮我牵个线,看看能不能让机械厂把这批猪一次性全买走。”
“我不想一头一头地零卖,太麻烦了。”
其实只要愿意花时间去推销,别说是一百来头猪,就算更多,也能找到买家。
哪怕价格稍微降一点,肯定有大把人抢着要。
在那个时候,哪怕便宜几分钱,都算是很大的折扣了。
夏长海做生意向来不做亏本买卖,在价格方面,很少有人能比得过他。
但夏长海并不想走低价大量销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