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问题来了,派谁去瓦剌合适呢。
此计需要一个非常高明的军师,而且是孤身一人前去,还得让巴尔勒完全相信才行。
不禁,朱允熥开始难受:“你出这个计策,又不当众说出来,是想自己去,对么?”
“陛下英明。”
“你想离开朕?”
“不,臣蒙陛下天恩不杀,又委以重任,臣深感陛下厚德。但是,国家即将面临危险,只有这个办法才可止住刀兵,给朝廷更多的时间来休养生息。臣愿为陛下一效犬马,若陛下不放心,臣的家眷都在江南,可为人质。”
好端端的,提什么人质呢。
朱允熥都没对燕王的家人怎么样,又怎么会对解士仁特殊‘照顾’呢。
用家人来威胁臣子,那是令人很不齿的,也不能让人放开手脚。
“解士仁,你把朕当成昏君了。”
“这——臣万万不敢!”
解士仁慌忙下跪:“臣只是……只是……”
“你的家人要是不跟你一起去见巴尔勒,巴尔勒能相信你么?”
“臣……”
“现在要考虑的,就是怎么让巴尔勒完全相信你。因为他在经受马哈木十年前的兵变后,已经成惊弓之鸟了。不要说你是个汉人,就算你是蒙人,他也未必相信你。”
所以,必须让解士仁被朝廷通缉,然后让他逃到瓦剌人的阵营中去。
“你既然想了这个计策,一定有办法让自己成为大明的罪人,是不是?”
“臣有办法。”
“必须是能说的过去的办法。”
“说的过去,而且,无法造假。”
“哦?”
接着,解士仁就表明心意了。
他当初帮宁王,一是宁王主要邀约,二是另一个特殊的原因。
正如他自己所说,其实解士仁做了几年的教书先生,早就无异于功名利禄了。
他助宁王,只是想救一个人。
他的义父关在刑部大牢里,因早年犯法,被朱元璋判刑,是五十年刑期,和死刑无异。
宁王答应他,只要得了天下,他的义父就没事。
“你的义父?”
“是,臣的义父曾经也是淮西党,是魏国公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