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他爽直地回答道:“如果条件符合,我会参加的。”
话音刚落,台下议论蜂起。
大家印象中的院士是什么样子?
不说都是白发苍苍、着述等身、年高德劭吧,至少也得是四五十岁年富力强,各种头衔集于一身、各项大奖拿到手软的大佬。
二十多岁的年轻人?他跟院士不搭啊!
但回过头来认真想想,又觉得在情理之中。
院士是国家设立的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除了遵法守纪、热爱祖国、品行端正、学风正派等道德操守方面硬杠杠外,关键还是要看重大贡献、学术水平。
徐生洲道德操守方面有瑕疵吗?
没有。
那重大贡献、学术水平呢?
且不说现在破解霍奇猜想的成就,单凭已经获得学界公认的空间遍历理论和证明冰雹猜想,徐生洲就足以位居国际最顶尖数学家之列,在国内数学界这滩浅水里更是可以嘎嘎乱杀。凭什么不能参与院士增选?
人家劳伦斯·布拉格25岁都能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徐生洲还不能26、7岁参选中科院院士?
难道中科院院士比诺贝尔奖还牛气?
在众人的议论纷纭中,新闻发布会落下帷幕。徐生洲刚走下台,张安平便快步迎上去,低声问道:“你真打算参与2027年的院士增选?”
徐生洲一愣:“不行吗?”
张安平连忙说道:“行,当然行!学校和成老师也都会大力支持。只是有一点要注意,按照规定,院士候选人是由院士或全国性学术团体推荐的,不受理个人申请。所以以后别人再问,最恰当的回答应该是‘我接受推荐’,——当然,你说‘我会参加’也不算大错。”
“真的不受理个人申请?”
徐生洲表示不信。
他在京城师范大学数学楼公告栏又不是没看过候选人的公示材料。那些表里的内容,如果不是候选人本人填的,他愿自剜双眼以谢天下!
张安平知道他要表达的意思,笑着说道:“至少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