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3/4)页
    到晚上,便和李经迈一起去盛宣怀府上骗吃骗喝,顺便说明他要办的几个事情。
    “一是洋火机厂,嘉林找到图纸制造了几个样品还不错,可以用为军工。”
    “二是火器装备,这是大头,请克虏伯的工程师,质量可靠,就能分销国内。”
    “三是最不起眼,其实最关键的棉麻厂,衣食住行,衣物是巨大消耗品。既做洋品更要做军需的,服装被褥鞋子等。”
    这就是曹耀宗的打算。
    盛宣怀恰恰也有这等人脉。
    尤其最后一个。
    沪上至姑苏虽有不少纺织厂,但不成大型规模,可是熟练工却不缺。
    另外李经迈的淮军故旧,包括沪上各方人脉也足以撑起货源和销售。
    所以这三件对普通生意人来说,几乎每个都要耗费心血也难达到的事情,在他们口中也只是几句闲聊,几个电话,也就搞定。
    于是第二日。
    曹耀宗便带宋嘉林先往上海县龙华边上选地,上海县马上批准,以入股百分之十的代价,免费给地。
    洋行派一个买办,陈东的弟兄配合,在这里按着图纸造厂。
    同时由李经迈找了洋人购买生产机器。
    这件事就轰轰烈烈上马了,总投资不过五万大洋,实际才给了二万。
    不过是慈善票两日的收益。
    接着曹耀宗又拐去郑汝成处,和他明言,自己在国内想搞点军火工厂,要借制造局的壳。
    郑汝成也满口答应,因为他有好处。
    再说协议也确定,首先成本价供给郑汝成的部队。
    至于将来具体怎么操作,那是后话。
    同时程晓东去拜见虞洽卿,随即以联合洋行名义,在法租界西扩后的地盘外,龙华更西南接近姑苏处拿地建大型纺织厂。
    这件事由法租界的联合洋行,以及虞洽卿代表的宁波帮合作。
    货源采购和销售的运输也由虞洽卿方面承担。
    至于销售渠道,李经迈,盛宣怀去谈。
    这三个曹耀宗和宋嘉林,在绑架案之前就想做的大事,竟是一日开动,同一日便敲定启动。
    另外当晚。
    晚报就刊登出招工启事。
    除军器之外,打
第(3/4)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她娇软轻撩,京都大佬红温了爹爹开门,系窝呀!重生夺我命格?姐照样赢麻了重生80:从赶山打猎开始暴富你再凶我一个试试开局被贬,我要掠夺江山都市:现在染上读瘾,以后就敢读博!最狂邪医我只是抢个机缘,怎么成天命之子死后才知,京圈太子爷在我坟前哭成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