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长恭率领着仅仅五百名骑兵,如同一股旋风般冲入了北周军队的包围圈。为了震慑敌人,他特意戴上了一副狰狞的面具,因为他那过于柔美的面容,恐怕难以对敌人产生足够的威慑力。
就这样,高长恭戴着面具,率领着他的骑兵部队,一路杀进杀出,如入无人之境,最终成功抵达了洛阳城下。
城内的守军们一开始都不敢轻易打开城门,他们对城外的情况心存疑虑,担心这可能是敌人的诡计。然而,当高长恭毫不犹豫地摘下面具时,守军们终于认出了他。
高长恭的面容如雕刻般俊美,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种坚定和果敢。守军们立刻认出了这位英勇的将领,他们的心中涌起一股敬佩之情。
守军们毫不犹豫地打开城门,与高长恭率领的军队一同夹击北周的军队。北周的军队完全没有预料到这一情况,他们被打得措手不及,狼狈不堪。
在这场激烈的战斗中,高长恭身先士卒,奋勇杀敌。他的勇猛和智谋让北周的军队望风披靡,最终大败而逃。
这场战役的胜利让高长恭的声名远扬,人们对他的英勇事迹赞不绝口。而“兰陵王入阵曲”也因此诞生,这首激昂的战歌在士兵们中间广为传唱,成为了那个时代的经典之作。
高长恭凭借着卓越的军事成就,不断得到升迁。他先后担任了多个重要的官职,手中掌握着大量的兵权,成为了北齐的支柱将领。
然而,高长恭的威名也引起了北齐后主高纬的猜忌。高纬担心高长恭的权力过大,会对自己的统治构成威胁。
高长恭深知功高震主的危险,为了自保,他曾经故意收受贿赂,以此来玷污自己的名声。但即便如此,他仍然无法消除高纬的疑虑。
有一次,高纬与高长恭谈论起邙山之战。高长恭感慨地说:“家事亲切,不觉遂然。”他的本意是表达对国家战事的关切,但这句话却被高纬误解为高长恭有僭越之心。
公元573年,高纬终于下定决心,派人给高长恭送去了一杯毒酒。高长恭明白自己已经无路可走,他悲愤交加,最终毅然决然地喝下了那杯毒酒,结束了自己年仅三十三岁的生命。
兰陵王高长恭的一生虽然短暂,但却如流星般璀璨夺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