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初期构想。
这个对抗过程在第一期节目组重新设置老金出发点的时候,大家的反应其实还好,但可能是我一直有意识让李烜一直钻空子和节目组对着干,然后让节目组与之对抗的缘故,导致给大家造成了节目组对李烜区别对待的观感。
而实际上,确实是区别对待。
我从不否认这一点。
因为我写的就是一个爱钻空子的老六,而节目组作为规则的制定者,看到老六这种行为出手修正我认为是没问题的,所以这么多期一直都是这么过来的。
但这么写确实留不住人。
原因只有俩字,不爽。
嗯,就是这样。
读者代入了,感觉自己被打压了。
而因为我选择对抗的是节目组而不是其他成员,我又不能让节目组开局就趴下躺平,只能让老六被教育,导致这本书一直留不住人。
能看到这的读者其实应该能看出来我想呈现的效果。
本质上,我想让读者代入的角色不是李烜,而是观众,是坐在电视机前的观众。是那个放学或者下班回家,周五的晚上打开电视机开始看综艺的观众。
所以这本书,没有选择直播形式,而是选择了描述整天的游戏过程这个角度。
所以这本书没有观众弹幕互动,没有类似:
【李烜在棒国让李辰去找邓朝要棒币时弹幕飘过“哈哈哈~”、“不愧是老六,这个钱就算不给我你也要掏出来!”、“快看邓超的表情,他都要碎了哈哈哈”】
没有这样东西的原因就是我认为这种东西会打断整个游戏过程的连贯性,等于我在写作为观众的你,应该在这个地方笑,应该在这个地方这样表达。
我的理解是,既然读者已经是观众了,已经在看综艺了,那又不是没有发弹幕的地方,段评和弹幕有区别吗?完全可以让观众自己去表达这里到底好不好笑,该不该笑,而不是我强硬的说,这个地方你该笑了。那不就成小说不好笑,然后安排个领笑的
根结就是这个问题,导致这本书的观感一直起不来。
这是我立书之初就带有缺陷的原因。
确实,小说这东西很难不去带入,因为我把观众反映给砍了,导致读者无法带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