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飞环顾四周,确认无人才低声道:“崔大人,实不相瞒,我并非普通商贾,而是张邺元帅麾下的青衣卫副指挥使——时飞。
今日我以此名义来访,乃是想与大人共商大计。”
崔钰闻言大惊,瞪大了眼睛:“你是张邺的人?!”他猛地站起,脸色变得格外严肃。
时飞连忙摆手:“崔大人请冷静,听我一言。我今日前来,并无恶意,只是想为大人指明一条明路。”
崔钰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内心的震惊。
张邺的名字如今在南国如同雷鸣般响亮,崔钰重新坐下,凝视着时飞:“时指挥使,你既已表明身份,便该知道我的立场。
我乃南国臣子,誓死效忠国家,岂会轻易背叛?”
时飞点头理解,语气温和却坚定:“崔大人忠心耿耿,时某敬佩不已。
但忠义之道,在于为民谋福,为国求安。
当前伪南局势混乱,君上南牧短视,不顾民族大义,欲与柔然结盟,此非长久之计。
大人难道未曾看出其中隐患?”
崔钰沉默片刻,缓缓开口:“我自然明白其中利害,但……陛下有其考量,身为臣子,我只能尽力辅佐。”
时飞微微一笑,似乎早有预料:“崔大人,您是智者,定能看清时局。
柔然乃草原之国,其性贪婪,若与之结盟,无疑是饮鸩止渴。
一旦他们踏入中原,必将烧杀掳掠,生灵涂炭。
而张邺元帅,他志在统一荆土,恢复荆国,结束这三家分荆的乱世之苦。
他需要的,是像您这样有见识、有担当的人。”
崔钰心中一动,时飞的话如同一根细针,轻轻刺入了他的心扉。
他开始回想起朝堂上的种种争执,南牧的固执与短视,太子南靖的无奈与挣扎,以及自己对未来的深深忧虑。
“时指挥使,你所言极是。但我一人之力,又能如何改变大局?”崔钰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无奈与苦涩。
“崔大人,您过谦了。您的声望与智慧,在南国乃至整个天下都有目共睹。
若能得您支持,张邺大人必能更有信心与把握。
而且,我们也将为大人提供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