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臣有一事不知当讲不当讲。此次裁兵百万,虽说安置之策妥当,但裁撤消息一旦传出,恐在民间引起议论,甚至可能影响军心,礼部是否该提前做些舆情引导?”
苏长青抬眸,点头道。
“管尚书思虑周全。此事确实需提前谋划,礼部可先拟定宣传文案,着重强调裁兵是为了大秦长远发展,安置政策优厚,让百姓和士兵们吃下‘定心丸’。另外,安排官员到各地宣讲,务必将朝廷的意图传达清楚。”
管仲拱手领命:“臣定当全力办好。”
这时,一直沉默的吏部尚书魏征开口。
“陛下,裁兵安置工作涉及诸多部门协同,还需明确职责分工,以免出现推诿扯皮的情况。
臣建议,由兵部、户部、工部和地方官府联合成立裁兵安置小组,各司其职,共同推进。”
苏长青微微点头。
“魏尚书所言有理。兵部负责人员裁撤与调配,户部掌管安置资金与物资发放,工部安排参与建设的人员与项目,地方官府做好返乡士兵的接收与后续扶持。
吏部要做好监督,对执行不力的官员严肃问责。”
“臣领旨,定会严格监督,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苏长青靠在椅背上,目光扫过众人。
“此次裁兵意义重大,关乎大秦兴衰。诸位务必齐心协力,克服困难。”
“遵命,陛下!”
众人齐声回应后,苏长青接着开始下一个议题。
“诸位,当下朝廷积弊渐显,接下来朝廷的工作中心便是精兵简政。
大秦如今官员数量庞大,机构臃肿,很多不必要的官员和部门都需要进行裁撤。
这是提升朝廷运转效率、减轻百姓负担的关键之举。”
内阁大臣们面面相觑,虽早有预感,但听到苏长青如此直白地提出,仍不免心中一震。
苏长青将众人的反应尽收眼底,继续说道。
“吏部作为官员任免的核心部门,需尽快拿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案。方案要全面考量各部门职能,明确哪些岗位冗余、哪些部门重叠,做到精准裁撤。
同时,要妥善安排被裁撤官员,对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