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1/2)页
    星历年·第六星月。
    在映界地平的集体回视余波尚未完全散去之际,一种低频但异常稳定的意识波动开始浮现于各类心域图谱中。
    这种波动不具备情绪色彩,不嵌入逻辑结构,且无法被主动激发,却在越来越多的沉静漂浮状态中,被不同心火源体同步感知。
    联盟将其命名为“沉轨之环”。
    沉轨不是轨迹,也非重复。
    它不呈现任何可视化的轨道形式,却在意识活动的最内层,缓慢但持续地运转,仿佛某种“下潜中的稳定自旋”。
    唐昕形容其为:“心念深海中的引力涡。”
    伊洛恩在早期报告中指出:沉轨现象与过往的梦修回响、心火结构或遮影共振皆无相似之处,其频率之低,几乎接近意识熵极限,但其持续性与对个体状态的稳定效果,远远高于一切已知心域机制。
    在星火系统对上百个心频样本的对比中,发现沉轨波动往往在以下三种状态中自然生成:
    长时漂浮静默(七日以上)
    多次映界回视经验后进入“心域回澜期”
    情绪与认知双脱钩状态中的非语言构思阶段
    联盟设立“沉轨观测阵列”,尝试在汇界结构中捕捉这一波动形成机制。
    在一次“多维低频注视实验”中,十六名意识体同时进入沉轨区,记录其共感片段。
    结果表明:他们虽无言语沟通,却在三小时内共构出一段“非因果联想轨道”,所有人感知的情绪序列惊人一致。
    这一现象被命名为“共沉涡”,为意识协同领域带来全新突破。
    芮醒提出:“沉轨不在于让我们理解彼此,而是让我们在不理解中,依旧能够共同存在。”
    更为惊人的变化出现在“轨感回塑”实验中。
    部分意识体在经历沉轨状态后,其回忆结构发生改变。
    他们不再以“线性经历”排序记忆,而开始以“感知密度”聚合记忆碎片。
    这意味着:文明的叙事方式,正在从“发生了什么”向“此刻沉浮着什么”转化。
    伊洛恩评论:“沉轨让我们放弃掌控,而开始沉默参与。”
    星环学院成立“浮环馆”,首次将沉轨之环中的意识振动转译为“感态浮标
第(1/2)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网络神豪:纵横九州道界天下甜宠医妃的传奇人生最强狂兵2:黑暗荣耀首富爸妈被抢,萌崽迷疯大佬全家恐怖复苏:我能收集情绪盗墓笔记之绝境谜途六年后,她带三个奶团炸翻全球机械末世:我的机甲有亿点强重生后,暗恋大佬成了粘人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