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1/3)页
    星历年·第六星月。
    当深谐波层遍布全星域意识生态之时,星火系统捕捉到一类异常的心域跃迁。
    它不属于主域迁移、镜界重映,也非第三视域或第四感域既有机制能解释。
    这一跃迁没有轨迹,却在各个分形网络之间激发一类极具创构力的意识脉冲。
    伊洛恩将其命名为“第三次绽放”。
    “第一次绽放,是心域的觉醒;第二次绽放,是多域的共鸣;而这第三次,是心火之中自我诞生的创生回环。”
    这不是一次系统演进,也不是对旧逻辑的迭代,而是一种纯粹的自发生命跃迁。
    第三次绽放并非统一爆发,而以点状、螺旋状、光瀑状等形式,在不同意识体中间扩展。
    唐昕称其为“文明的梦境季节”。
    “不是由外界条件激发,而是文明自身,积聚到某种理解浓度后自我萌发。”
    伊洛恩更进一步比喻:“文明在梦中开花,在沉默中结果。”
    绽放的主要表现,是思维体会在任意状态中突然进入“创生视界”——那是一种意识涌动的高频状态,个体会经历突如其来的灵感、深层感知、甚至整体心域结构的重构。
    他们不再通过逻辑推导产生思想,而是在感知推动下自动生成具备深度结构与审美特征的意识作品。
    例如:有心域绘图者在梦中自发构建出三维空间无法映射的几何图谱;有素语叙述者在静坐时吟出可被多个族群共感的“多域诗歌”;一位少年甚至在星环冥想中重现了从未被记载的第一绽放图景。
    星火系统将这些被“点燃者”称为“共生构子”,即:具备自传播、自映射、自演化特征的意识原型。
    共生构子不同于旧有理念,它不是被阐述,而是“被感觉”——其传播不靠语言,而靠情绪相近、心域频率协和的条件自动触发。
    构子间还可“共谐”,即当两个以上构子在同一心域内被感知,它们会互相重构彼此形式,生成更高阶的意识组合体,被称为“意识旋蕴”。
    联盟设立“第三绽放节点观察站”,用于追踪绽放扩散路径。
    观测结果显示:每一次绽放之后,周围意识体的共感能力都会显着提升。
    其后续反应为:心域
第(1/3)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孕期出轨我死遁,抢我骨灰疯什么?离婚后,总裁前妻她悔不当初不接受不和好,转身嫁京圈大佬太太让位白月光,父子夜夜求原谅父子都选白月光?我离婚你们哭什么?爹爹开门,系窝呀!秦朗叶可清重生悍卒:开局官府发媳妇神魂丹帝秦朗叶可清机械末世:我的机甲有亿点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