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1/4)页
    杨大嫂,端着个火盆放在屋外竹架下。
    竹架上晾晒着一床发黄的棉被。
    昨夜个儿,大孙子尿床了。
    大冬天的,湿被子不烤干,怎么睡人?
    杨大嫂本来姓罗,嫁人后,改为杨罗氏,由于夫君是家中老大,所以大家都喊她杨大嫂。
    即便现在都是奶奶辈了,这称呼也没变过。
    杨大嫂育有两儿三女,大儿子还未长大就患病死了。
    小儿子倒是健康长大,成了婚,当了爹。
    三个女儿也已嫁人,都嫁得不远,回趟娘家半日都用不到。
    杨大嫂一家以前只是佃户,帮地主老爷种地的。
    后来大明建立,陛下让官府老爷给百姓分土地。
    杨大嫂一家也分了不少土地。
    只是为了给大儿子治病,还有给小儿子娶娘子,这些土地都被卖光了。
    所以,杨大嫂一家又成了什么都没有的佃户。
    原本以为这辈子要为地主老爷种一辈子的土地。
    没想到七月份时,同村的游商杨老三,说陛下把应天府改为什么经济特区了。
    京城里到处都是招工的作坊。
    工钱给得也多,哪怕是下苦力,一月也能拿到两百文左右的工钱,而那些有手艺的,脑瓜子灵活的,工钱更是高达三四百文!
    那杨老三变卖了家中土地、房屋,带着一家老小去城里准备做大做强,再创辉煌!
    刚开始杨大嫂没当回事。
    什么两百三百文的,那些都是虚的,只有面前的饭碗才是真的。
    城里什么人都有,万一做了工,东家不给钱,上哪去说理去?
    工钱拿不到,这边佃户的活也没了,一家老小恐怕真的只有饿死!
    直到村里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往应天府跑,越来越多的人赚到钱拿回家。
    杨大嫂跟他的丈夫才开始动摇。
    尤其是隔壁的杨蛋子,去城里做了一个月的活,不仅拿回一百多文的铜钱,还给家里买了好多东西。
    自家男人可比那杨蛋子力气大多了,比他舍得吃苦,去了城里,岂不是会赚得更多?
    杨大嫂所在的村子,离应天府没多远,走上两日就能到。
    现在路引
第(1/4)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睡觉就能升级,我成至尊懒鸟携崽强势回归,渣总求复合?没门傅总别跪了,夫人直播闪婚了农门长女有空间,逃荒路上嘎嘎囤物资大明:我天天摆烂,却被老朱拉去加班综影视炮灰也要美丽开局破北莽,我能召唤华夏英烈重生后斗破侯府,世子缠吻我做主系统内卷,我靠杀猪斩神明!被弃十六载,重生嫡女杀疯全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