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不好;不去,亦不好!那,去不去呢?”他在心里犹豫。
“来,兄弟,我们今晚只喝酒,谈兄弟情义,别的在我府上都不要说。”
“嗳,好嘞!”路九是个聪明人,他闯荡江湖那么多年,知道宋王此刻的心情。
“侄儿,你是皇后嫡出,又是皇长子、皇长孙,曾经的太子,你跟我说,你为什么不愿意做这个太子,普天之下只有你有资格做这个太子,明白吗?别人谁做,我都不会同意!”太平公主的训诫一直在他的脑海里萦绕。为此,他曾经不止一次地找父皇表露心迹,言语恳切。
最后三郎当了太子,这件事似乎平息了一下,他也不用再受此干扰,可是,不知怎的,最近又开始老生常谈!他警觉地以为,莫非又要出什么乱子?
大唐不能再折腾了!这一点,他和三郎意见一致。
翌日,长安城外终南山上,三清观前,宋王见到了他的恩师俞元明。
“师傅近年可好?”
“还可以吧!”他是个年越八十的老人,鹤发童颜,精神矍铄。
“王爷,对这件事怎么想?”他直奔主题。
“学生只想天下安定!”
“还有呢?”
“你也知道李隆基的威望和成就,您觉得我需要冒这个险吗?”
“嗯,你说出了心声!”
“不过,无势可以造势,无力可以借力嘛!”
“我明白老师的想法,但是我确实无心于此。”
“你是被你们从小到大,兄弟之间相依为命的情谊迷惑了!要知道帝王之家没有情谊可言!我真为你的安危担心!”
“老师,李隆基不是这种人,我还是了解他的,他的长处是重义,他的短处是重情!”
“嗯,说的好啊!”
“但是情却会害了他啊!”
“也许吧,但是我们都是个人啊!是人都难免有缺点,太宗如此雄才伟略,也难免有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