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火炮笨重,移速不快,若是能来回拉扯,当能拖住河东军很长一段时间。
对了!”
于禁忽然激动起来
“我与将军还可分兵,我带一路兵马专去断他粮道!
若河东军敢继续北上,我断其粮道后,将军便可将其大败!”
夏侯渊都没想到这点,经过于禁这么一点,立刻笑了起来。
“哈哈哈,好!便依你所言!”
说罢,两人开始点兵,并开始分析哪一面墙好突破,哪一面墙突围出去以后能更方便的实施他们的计划。
最方便实现后续计划的,自然是北墙,突围后可北上。
但北面带队攻城的是徐晃,虽没看见徐晃人在哪,但明晃晃的徐字大旗就立在那呢。
夏侯渊和此人打了一次交道,知道这是个不比他差多少的大将,便只能退而求其次的将目光放在其他几个方向。
平周城沿河而建,东面不远处便是汾水。
若往东面突围的话,比较危险。
北可横出拦截,南也可追击北上,有面对三路大军的风险。
但似乎也是因为这,东墙那边夏侯渊没看见军中立有姓氏大旗。
似乎只有一部司马在带兵。
西面和南面,一个吕字大旗和一个杨字大旗。
吕布是不用想了,虽说天下第一的名号被袁耀拿走了,但也没人敢碰瓷他这个第二。
难度太大!
南面城墙是杨修负责,虽说只是个毛头小子,还是个文官,但这小子家传不俗。
四世三太尉的家传,不可能不知兵。
这小子光是家里的兵书加一块都有可能比他夏侯渊家里所有藏书加一起多。
看了一圈,夏侯渊最后还是决定犯险,打东面的城墙!
河东军的人都想到了,东面临着汾水,他不可能去突破,所以只放了一部没名气的司马在那统兵。
那他就从东面出击,敌军一定想不到!
只要攻东门,就一定能势如破竹。
待突围出去以后只要跑的足够快,敌军就追不上他。
夏侯渊跟于禁说了自己的猜想,于禁犹豫了一下劝道
“将军,要不还是打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