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代,不是想种什么就种什么的。
如果朝廷将棉花的种植范围限定在哪个州,这样既能保证产量,又不会影响到大唐的粮食生产,所以李想提出这个建议,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虽然利润很诱人,但想要让普通人自愿迁移,还是很难的。”
李世民对李想的话表示赞同,但他也认为,大规模移民,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如果仅仅是赏赐给功臣、勋贵,那就毫无意义了。”
“平民迁移,最大的问题就是路途遥远,这一点,朝廷可以考虑给予帮助,当然,让更多人知道移民带来的好处,明白树挪死,人挪活的道理,还是有人愿意冒这个险的。”
听到李想的话,李世民突然想起前些日子《大唐日报》上的那篇文章,说道:
“难道你弄出《大唐日报》,就是想骗老百姓种棉花吗?”
“朕说呢,最近报纸上怎么全是讲江南道、山南道移民的幸福生活的文章,原来你早有安排。”
“这份《大唐日报》上的内容,绝对是真的,绝对不是胡编乱造。让所有人都知道,朝廷的政策是多么的好,这才是最重要的。”
“你说要推广棉花,朕倒是有些理解了。但是,这片草原的长治久安,和这个有什么关系?”
李世民并不在意李想的辩解,直接把话题拉回到正题上。
如果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生活在一起,或许还能和平相处。
但是,一旦有了边境,游牧民族就成了农耕民族的天敌,这是自然规律。
游牧带来的粮食不像农耕那么稳定,一旦遭遇天灾,粮食很快就会枯竭。
在这种情况下,掠夺是必然的。
这一规律,从春秋战国开始,一直延续到了秦汉、隋唐。
如果没有李想,这场战争,将会持续数百年,甚至数千年。
“干爹,草原无法长治久安,究其根本原因,还是这些地方并不属于大唐。虽然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战争和征服,但是大唐的官员们,却始终无法将这片土地纳入自己的统治。想要维持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