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向阳连连点头,说认同你这思想,毕竟时代变了,读书才是硬道理。
走到学校门口,里面有些木窗已经坏掉,草席顶在房梁上,看着又破又乱。
叶文华眉头微皱,顿时觉得学校环境简直糟糕,得赶紧修整一下。
“等抽人把这里先刷一遍,再铺几条长凳,三五十个孩子就能凑合。”
此刻王秀兰抱着个记事本走来。
开口传达信息说那边厂房盖到第三节墙,需要人送板材过去。
叶文华只好先把书本放在教室角落,匆匆忙忙再次赶到工地。
工地最前线尘土弥漫,到处都是吆喝声,木料石灰堆得老高。
王建国和吴建民正在指导模板支护,见到叶文华就嚷“你可算来了。”
叶文华也没废话,翻看项目进度,说工程还算顺利,但最好再买些钢筋加固。
“别为了图省钱马虎,不然回头年久失修可就麻烦。”
王建国点头如捣蒜,立刻喊几个伙计去采购,还让邻村拉些木方备用。
日头渐渐偏西,大伙披星戴月干到夜晚,才勉强完成一天目标。
接下来的几天,进度看似飞快,每片墙体都在稳步上升。
村子里每天都有新面孔加入,也有一些老人来旁观,唏嘘大屯居然能翻身变大工地。
夜里有人在场边烧水煮面,也有人带来野菜包子分发,场面繁忙却井然。
叶文华四处奔波,既要巡查工地。
也要抽空往厂子跑,还得兼顾店铺的订单。
这股节奏让他分身乏术,却兴奋不已。
某天上午,王秀兰匆匆找到他。
说白秋来了消息,有可能帮介绍一个识字的年轻人。
叶文华大喜过望,以为又是个类似冯卫东的内行。
急忙让王秀兰把人领到村里谈下。
结果等来的人,只是会写百十来个汉字,教课肯定不够格。
“唉,算了,就让冯卫东先撑着吧,等后续再想办法。”
这句话刚说完,远处就传来王建国的大嗓门,喊他快去搬钢筋。
叶文华套上手套,闷头开干,没时间想别的烦心事。
时间如流水,眨眼间又过了好几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