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风呼啸,卷起地上的枯叶,在空中打着旋儿。卫忠站在城门前,目光扫过面前的士兵们。一支精锐小分队的战士们,走掉了大半,只剩下三十多人选择追随他。
“将军,我我娘还在家等着。”一个年轻士兵低着头,声音有些颤抖。
卫忠拍了拍他的肩膀,“去吧,照顾好家人。”
看着那些陆续离开的背影,卫忠心中五味杂陈。这些少年兵,有的是为了军饷,有的是为了功名,如今经历了生死,终究还是选择了回家。
“营主!”张远匆匆跑来,脸上还带着些许汗珠,“粮食、器械都收拾好了,不过这些马儿太能吃了,得想办法换些粮食才行。”
他一边说着,一边不停地擦拭着手中的长刀,“还有战例集,我特意找了个铁箱子锁着,这可是咱们的命根子啊。”
卫忠看着这个絮絮叨叨的老人,嘴角不自觉地扬起。从一个普通士兵,到现在事无巨细地操心队伍里的一切,张远早已把这支队伍当成了自己的家。
“老吴,你比我娘还啰嗦。”孙守信从旁边走过,打趣道。
张远瞪了他一眼,“你小子懂什么!这些都是要命的东西!”
“好了。”卫忠打断了两人的拌嘴,“清点人数。”
孙守信立刻收起玩笑的表情,大声喊道:“清点人数!”
士兵们迅速列队,铁甲相碰发出清脆的声响。阳光下,刀枪如林,寒光闪烁。
“禀报营主,共计四百三十二人,马匹一百二十七匹,辎重车十二辆。”
卫忠环视一周,这些人都是跟随他出生入死的兄弟。有的是在剿匪时加入的,有的是在守城时投奔的,更多的是在这几个月里,一点点凝聚起来的。
“出发!”
随着一声令下,队伍开始向北移动。孙守信第一个带队跟上,紧接着是马猛、周英等人。马蹄声、铁甲声、兵器碰撞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一曲铿锵有力的进行曲。
沿途的百姓纷纷驻足观望,有的还指指点点。
“这就是那个邵都尉的队伍?”
“可不是嘛,听说他一个人就能打十个!”
“前些日子,就是他们把那伙山贼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