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之前说好的日子还有一年半左右,所以这一年半,院子还是会继续使用,只不过换成赵丰年当仓库用。
也会找两个小伙子住进来看货。
他们询问陈姐有没有什么看法和意见。
其实就是在问陈姐觉得这样安排能不能接受。
陈姐说要知道两个小伙子从哪里来,也要知道具体都是什么货。
倒是没提其他要求。
赵丰年答应得很快,还提前给陈姐看了一些山货干。
“哦原来是这个啊。”
赵丰年适时提出到时候也许会需要女工一天做两顿饭收拾一下卫生什么的,到时候还麻烦陈姐介绍个靠谱的人。
管吃,一个月两三百,毕竟自由。
陈姐说两顿饭,再一天打扫一下,又不是很脏的活,肯定很多人愿意做。
其实她都愿意,只是这会子没好意思说。
院子转让的事情敲定到这里,赵丰年觉得要补偿几百给表舅,表舅没要,赵丰年就在石青青的介绍下去了那个废品站,选了还能用的家具,去维修点修饰了一下能换壳的换壳,五百块买了好几样得用的家电送到厂房那边,也主动安了旧厂房所有的灯。
表舅就把电费和水费给包了,还表示旧厂房那边就算他们不去,货品也丢不了。
都是不会只占便宜的主,相处起来并不累人。
石青青这个月只去看了一次进度,之后果然就被妇委的干事联系上了,说了她家里的事情。
石青青叹了一口气,说正好也要找干事呢。
干事以为是之前答应了签下条子后就不再找石青青他们出力的那件事。
毕竟三千八真是一笔不小的数字了,结果调解后还没满一周年呢,就又要指望她去找到石青青‘感化’她。
这活儿做得偏向中老年群体的干事都觉得难看了。
不过石青青也是带着诚意来接受‘感化’的,决定家里的农活尽可能的来做,或者安排其他人搭把手,让母亲尽量多时间照顾孩子培养孩子。
地里头的产出她一分不要,都补贴给母亲养孩子。
“再多的我也没办法了,我跟我丈夫在备孕,不一定什么时候就有自己的孩子了,我只能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