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1/2)页
    四目道长瞳孔骤缩,死死盯着那道黑色虚影,失声惊呼:
    “城隍?不,不对!
    是盗取了城隍印的伪神!该死,怎么会碰到这种东西!”
    四目道长深知这伪神的恐怖,额头上瞬间布满了细密的汗珠。
    紧接着,四目道长运转神识,向刘青传音:
    “刘青,这伪神源于城隍体系。虽说绝地天通后,天地秩序重塑,但人间香火依旧盛行,地府体系得以留存,城隍、土地等神系仍在维系着某些地方的安宁。
    然而,部分城隍因缺少香火供奉,根基受损,被妖邪趁机夺取神位。
    这些妖邪利用香火中的尘毒力量,不但存活下来,还进一步蜕变成伪神。
    这类伪神,虽在庇护一方上能力微弱,但其攻击手段极为恐怖,蕴含着诡异的力量,令人防不胜防。
    即便在修行界,也鲜有人愿意主动招惹,棘手程度超乎想象。”
    刘青面色凝重,握紧了拳头,体内的玄阴黑炁迅速运转,时刻准备应对即将到来的恶战。
    任何时候,和神扯上关系的都不简单。
    哪怕是伪神。
    想一想城隍,就能指导伪神多么棘手。
    城隍,作为中国古代宗教文化里备受崇祀的重要神只,是民间和道教共同信奉的城池守护神。追本溯源,城隍信仰可追溯至先秦。
    当时 “水庸” 祭祀,
    作为周代 “八腊祭” 自然神崇拜的一部分,便是城隍信仰的雏形。
    “城” 最初指城墙,“隍” 则代表城外护城的壕沟,二者共同构成保卫城市安全的屏障。
    从历史发展脉络来看,三国时期,芜湖建造了中国最早的城隍庙,祭祀东吴将领徐盛,这标志着城隍从自然神逐渐向人神过渡。
    南北朝时期,城隍被明确记载为护城神只,《北齐书慕容俨传》中,就记录了城隍神显灵护城,
    帮助慕容俨退梁军的事迹,这让城隍在民众心中的地位愈发稳固。
    唐宋以后,城隍信仰愈发普及,各地纷纷修建城隍庙,祭祀城隍神成为常见的习俗。
    到了明代,朱元璋出身土地庙的背景,促使他对城隍信仰进行制度化改革:
    一方面,按行政层级对城
第(1/2)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逆天龙尊修仙从高二开始神话从童子功开始脚踩白月光上位,娘娘勾帝心夺凤位焚天塔重生七零:前夫假死我改嫁,他急了炼仙鼎协议结婚?病弱权爷真香了!抽卡:我获得神级天赋快穿:拯救那个反派小可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