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11/32)页
长的,我哪儿不知道啊,自己就行,二弟该上班上班去。娘,你别总对我不放心,我都多大了,真是的。”
    杜丽娘抢白一句:“多大了还不着急找媳妇,你爹和我等着抱孙子呢。”
    大杜笑笑说:“娘,你怎么三句话不离本行似的。”
    杜丽娘不让步:“你说对了,给你说媳妇,就算是娘的本行。”
    让外人看来,似乎是个破败的家庭,一下子又变得快快乐乐、和和睦睦了。谁能理解,这种不饥不饱的生活,在杜家是如此的幸福而惬意。
    这个小小县,用两个“小”字叠在一起唤作县名,实在是形象而逼真,不管是与全国两千多个县相比,还是论它自己的形象和规模,都确实是小。这个县还不过十万人口,村子不像村子,路不像路,每个村子的逃荒人都跑马占荒,圈了不少地,有的村子只有七八户闯关东逃荒来的人家,就叫什么八家子村、六家子村。按说,国家批准建县制的时候,一是考虑这些边疆小村小镇,让哪个县管辖都很费劲儿,鞭长莫及;二是恰好具有九点六平方公里的方圆面积,山林茂密,荒原肥沃,江河纵横,恰是全国面积的万分之一,从长远看,有大办农业的发展前途,值得建成个县。中国是个大大的国,这是个小小的县,而且它的地形,都像国家版图的缩形。鉴于这么多因素,就把这个小小镇的地方连同旁边的小木河村建成了小小县。
    小小县的县政府、县委办公楼,却都是个小洋楼,还是日本鬼子当年留下来的,那是因日本鬼子有大大的野心,进驻了开拓团,计划在这里掠夺农业资源。
    去朝鲜战场之前,在这么个小小县城,大杜觉得生活得很委屈,因为这个称他“大肚皮”,那个说他“谁家姑娘敢跟他呀”,被人低看一等,好像能吃就是“没出息”,就是“饭桶”。到北京听了大夫那些话,他没说就是了,说不定这个什么胃亢进病就是小时候挨饿,胡乱吃东西吃的或者是饿出来的,真是爹亲娘亲,共产党更亲。如今一切弄明白了,管他别人怎么看,自己心里不憋屈了,走在街上昂首挺胸了,一方面是觉得自己是汉子了,特别是从北京回来,也知道自己的价值了。当了一回志愿军,不光被称为是战斗英雄,还被称为是灾荒年代的“抗饿英雄”,不管是怎么阴差阳错,俊俊还是委屈嫁了人。总
第(11/32)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夏二小姐被休后成仙人了武极第一婿夫人带崽离婚后,霍总悔疯了被屠满门,重生后我改嫁小叔子十年命比草贱,断亲上岸却求我原谅不做太子妃,偏要嫁纨绔太古战魂李天命沐晴晴重生八零当后妈,换嫁后她赢麻了御天楚言诱哄复婚失败,前夫哥急红了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