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笃定,眼前的曹爽必然是在虚张声势,招摇撞骗。
"我叫曹爽。"
迎着十数道各式各样的眼神,曹爽面无表情的道出了自己的名字,心中却也在思考待会该向谁求救。
俗话说,阎王易见,小鬼难缠。
瞧眼前这鸿胪寺主簿李畏隐晦不定的眼神,明显是个心胸狭窄的主,倘若真落到了他的手里,最起码一顿皮肉之苦是少不了的。
可他在这大明既无亲朋,也无好友,唯二还算熟悉的,一个是刚刚领兵出征的燕王朱棣,另一个便是与他同为"狱友"的翰林学士刘三吾。
难道真要因为这点琐碎小事,麻烦估摸着眼下正麻烦缠身的刘三吾?
而且他十分怀疑,就眼前这些欺软怕硬的差役们,估摸着都没有胆子去核查他和刘三吾之间的关系。
"姓曹"
不置可否的点了点头,表情阴郁的鸿胪寺主簿李畏便在脑海中不断思索着大明朝的权贵,似是在核查曹爽的身份。
为了能够更好的"进步",他在进士及第,被分配到鸿胪寺这个清水衙门之后,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将大明朝的勋贵和皇亲国戚们的名字,背的滚瓜烂熟。
原因无他,即便不能攀上这些权贵的大腿,但也千万不能自断前程。
"宣宁侯曹良臣于洪武五年战死,后由其独子曹泰袭爵"很快,主簿李畏便是自脑海中捕捉到了一位大明朝的武勋,并下意识与曹爽的面容比较起来。
"不对,太年轻了,年龄对不上"
宣宁侯曹良臣战死的时候已是年过四旬,其独子彼时也已经年满十岁,如今二十年时间过去了,早已成家立业,在五军都督府担任要职。
"不是宣宁侯"
"那便是景川侯曹震?"喃喃自语的同时,主簿李畏重新打量一身读书人打扮的曹爽,眼神惊疑不定,若是从年龄上推断,景川侯曹震的长子或许还真是这个岁数
"大人,不可能是景川侯府"就在李畏犹豫不决的时候,其身旁的差役好似是发现了某个破绽,肉眼可见的激动起来,声音颤抖的献媚道:"景川侯府的小侯爷早就投身行伍了,岂是这般细皮嫩肉的?"
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