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2/3)页
?你说啥,我就做啥,我费那个脑子干嘛。我来这趟京城,真是算是开了眼界,你看京城不少人家,楼上楼下,电灯电话,住着楼房,开小轿车。就连不少知识分子、端着公家饭碗的人都不安分,偷偷摸摸接起了私活,有的人干脆辞职下海了。这些可以前我可是连想都不敢想呢。”
    杨一木道,“不要想那么多了,你加油干吧。”
    改革开放第一次的下海经商浪潮,若以1984年为标志性起点,实则早在1982年前后便已暗流涌动。
    当年社会上流传着一些诸如“造不如卖茶叶蛋”的说法,其实折射向市场经济转型期的价值观念剧变。
    在这一社会转型过程中,呈现出鲜明的两极分化现象。
    一方面,一部分人已悄然突破体制束缚,通过承接私活等方式试水商品经济,一天抵一月,经济诱惑力不可谓不大。
    另一方面,知识分子群体则陷入集体性彷徨,他们既对铁饭碗的稳定性心存眷恋,又对新兴的市场经济机遇将信将疑。
    这种社会心态的分野,深刻反映了改革开放初期制度变革与观念转型之间的时滞效应。
    夕阳西下,蝉声渐倦,杨一木慢悠悠走向研究所大门。
    “哎哎……说你呢,干嘛的?”一个老头警惕地从传达室窜出来,板着脸严肃地问道。
    杨一木笑道,“大爷,麻烦问下,今儿栁船致在吗?”说着,从裤兜里掏出烟包,递了一根上去。
    老头接过烟一瞅,哟,中华啊,“都是下班的点儿了,你找他有啥事?”
    “我是他老乡,找他聊点事。”杨一木道。
    老头道,“那你等着吧,一会儿他出来,我告诉你。”
    “哎,谢谢您呐。”杨一木顺手将烟包塞了进去。
    老头点点头,正要回传达室,抬头见一个四十上下的中年人锁着眉头,正骑着自行车往大门来,就冲他招招手道,“栁老师,栁老师……过来一下,这边有人找你。”
    栁船致跳下车,看了一眼杨一木,问老头,“人呢?”
    杨一木赶紧走过去,“栁老师你好,我……”
    栁船致扭头看过去,愣了一下,然后摆了摆手,一声不吭,跨上自行车就走。
    杨一木赶紧喊,“我是你老
第(2/3)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生存游戏:我的san值爆表了!呢喃诗章出狱断亲你提的,我成医圣你跪什么?重生1976:我靠打猎吃饱饭问鼎青云:从退役功臣到权力之巅女海王穿书,打脸前夫和白月光我有一只神奇手:校花姐姐不忧愁快穿之炮灰有点强贤妻良母操劳死,重生摆烂赢麻了声声小手一挥,整个皇宫萌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