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1/3)页
    “老弟,人家可是要求八月底前必须交货的,时间上怕是来不及吧?”刁青松狠狠地吸口烟道。
    杨一木转向方老头,“方伯,教学仪器车间能抽调几个人手过来吗?”
    方老头挠挠头,面露难色,“教学仪器订单现在正红火,大伙都在加班加点赶工。就算抽一两个技术过得硬的老师傅过去指导,没有熟练工人,这批订单肯定赶不及,良品率也保证不了。”
    三个月前,玻璃厂的问题是没有订单,现在却为生产跟不上而头疼了,这破厂子严重影响杨一木的正常发挥。他略一沉吟,又问,“方伯,咱们富平老家的玻璃厂现在效益怎么样?”
    “不行。”方老头摇头叹气,“半死不活,怕是工资都快发不出来了。”
    杨一木问,“厂里有多少熟练灯工?”
    方老头瞅了眼杨一木,似乎明白了杨一木的打算,“倒是有二十多号好手。不过人家是国营职工,怎么可能来咱们校办厂?”
    “不用过来,太麻烦。”杨一木果断拍板,“我们给他们下订单,派两个技术员过去指导,让富平玻璃厂代工生产。我们这边专注彩绘和包装,这样压力就小多了。”
    这个套路杨一木驾轻就熟。前世做食品行业时,他就曾玩过,由于无法直接收购国营厂,而那家国营厂又面临经营困境。最终,他采取了折中方案:出资让国营厂代为生产,自此建立干起了一个食品供应链行当。
    方老头激动地拍着大腿,“这是好事啊,县里的玻璃厂肯定求之不得。”
    “事不宜迟,明天一早就动身回去。”杨一木说着,心里还惦记着另一个计划——去会会前世的老朋友高波。不过这个打算他没说出口,毕竟那是上辈子的事了。
    刘修远也想展现自己的存在价值,不愿被杨一木看成吃白饭的,主动请缨,“厂长,我可以联系乡政府出面协调。有官方背书,这样富平玻璃厂就更放心了。”
    杨一木满意地点头。代工模式一开,最棘手的产能问题不就迎刃而解了吗?
    代工,这模式一直到八十年代末正悄然兴起。
    当年,许多亏损的国营厂纷纷走出大门自找出路,能接到代工订单已是幸事。更有甚者,只要挂个联营的牌子,收点管理费就心满意足——比如万科旗
第(1/3)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吴云肖雪燕厉元朗水婷月炊事老兵:奋斗在九零年代道界天下以常胜之名圣女抽卡修仙,不内耗只发癫官途:从偶遇美女县长开始骨王:我在异世界招募眷属阿耶玳,苗语,我们的根大反派也有春天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