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胜利越说越气,猛地灌了口茶,想继续诅咒。
杨一木赶紧打断,心想亲爹啊,你骂的可是你亲儿子好不!“不是,人家饭店就这价位,东西好吃才敢要这个价。要不我也不能带你来是不?你别管了,等着上菜吧。”
杨胜利是二流子不假,可他也是有理想的,也曾想做点事业。
当年在公社文化站工作时,他从一本旧书上学到收藏袁大头的门道,去年中秋他从家里拿了四百块钱跑出去,自信满满,兴冲冲地浪去锦州准备做袁大头生意,不过后来遇上了杀猪盘,要不是手里藏了点零钱,怕是都到不了鞍山,日子过得何其艰难。
至于为什么去锦州,因为他在那里认得了一个朱老板,人家说要和他合伙收袁大头,还告诉他当年辽沈战役首打锦州时不少国民党的兵在当地藏了不少袁大头。前面收倒是收了,还真赚了点小钱,不过后面全调包成了铅的……
就这智商不当猪仔真可惜,不骗他,天理难容。
此时,杨胜利见儿子点个菜,花个十块八块眼都不眨一下,不由得计从心来,“儿子,要不这饭别吃了,多贵啊。反正你是请我的,我们爷两不讲究这些,你把饭钱省下来直接给我得了。”
“爸,我好歹也是端公家饭碗的,还是副校长,这要是随便走了,多丢人,人家还以为咱吃不起饭呢。”杨一木可不上当。
他怕这小老头给了钱,回头又跑得无影无踪,决定先稳住他在身边踏实些,然后再想办法哄他回老家。
杨胜利想想也是这道理,为了面子,暂且忍了。
杨一木瞅瞅小老头这副光景,也是没谁了,只得叹息这就是摊上的命。
杨胜利虽然又懒又怂,可又是极其好面子的人。
今年春节从家跑出来,身怀二千块钱巨款,自然得瑟显摆,就好象生怕小偷不知道他有钱,不然不气派……
也不知道张兰英当年到底看上了他哪点,就差跟娘家人断绝关系,也要跟他。
据说姥爷后来心软了,瞅瞅这女婿模样肯定没说的,也是十里八乡俊后生,浪是浪了点,心想年轻时唬点,只要结了婚、有了孩自然会收心的。
后厨里,老张亲自掌勺,带着女儿张小荷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