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格街凶杀案》在各方面都很像原作,不仅仅是典型的密室杀人案而凶手竟然是猩猩这一点,
还有喜欢独处、性格神秘孤僻的侦探主角,
不同人物的表现对人性弱点的揭示,
以及,最重要的
对血腥场面、诡异环境的细致描写,和对神秘声音和未知凶手的渲染——这种步步为营的紧张感所营造的恐怖悬疑氛围十分的“爱伦·坡”!
而《黑猫》的设置则和三次元有许多差异。
这种差异几乎是必然的。
三次元的爱伦·坡一生都在为酗酒问题痛苦挣扎,因此,他笔下的主角因染上酗酒恶习而变得暴躁残忍就显得十分顺理成章了,相对的,坡君自然不太可能做出这种设计。
坡君版本《黑猫》的主角是一位古董修复师,有着精湛的技艺和对完美的执着追求。
他的性格中本就有着矛盾的两面,一面善良温和,另一面却在压力和偏执的驱使下有走向极端的风险。
这种双重性格的设置给她的既视感,似乎就像是坡君对自身性格内窥而后发散联想的结果
这一点说来怪异但却是时常发生的——作家笔下的主角,有时明显的品格恶劣,却仍然有作家本人个性的影子。
(在三次的原作中,主人公因酗酒性情大变,在酒后剜下了原本最喜欢的宠物黑猫普路托的一只眼睛,而后愈发失控吊死了它,当晚家中失火后他开始感到“清醒”和愧疚;
之后他又收养了一只相似的黑猫,但因为对杀死上一只黑猫罪行的恐惧,他又逐渐对新的黑猫感到敏感和烦躁,直接导致在又一次对黑猫失去理智时,失手杀死了妻子并藏尸于墙内,而最终,又是出现在墙内的黑猫的叫声使他的罪行败露在了警察面前。)
在坡君版本的《黑猫》中,这种恶劣的程度明显有限,除了性格并非典型的暴躁,呈现出的更多是冷静之人的失控,还有,初次创作恐怖小说的坡君,即使在“黑猫”这个命题下想到了类似剧情,也无法直接写出形同虐猫的情节。
然而,新版本的《黑猫》却也十分值得细品,除了藏尸墙中这一经典情节是相似的以外,还有诸多微妙又惊喜的设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