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家本就是依附贾王两家的商户,如今更是帮着在外头经营买卖。表面上产业渐有起色,到底不过是替两家跑腿的,彻底沦为别人的钱袋子。
这些作死之道,林祈安都看在眼里,银子也都赚到了手里。
扬州盐政衙门内,林如海接到京中邸报,见贾元春加封贤德妃的消息,眉头不由深锁。窗外春雨淅沥,却浇不熄他心头忧虑。
贾琏倒是喜得合不上嘴,只是父亲的来信里,竟给他要银子?如今天高皇帝远,他自然是回信哭穷。
贾琏倒是喜不自胜,只是接到父亲来信索要银两时,当即提笔哭穷。信中提及王家、薛家、史家乃至北静王府都备了厚礼,还要他将喜讯告知林姑父,话里潜含的意思让他着实为难。
这日晚膳,贾琏斟酌着提起元春封妃之事。
谁知林如海闻言竟放下筷子,长叹一声:“安哥儿年岁渐长,玉儿也不小了,总住在贵府叨扰实在过意不去。不如让他们搬出来住吧。”
说罢竟起身离席,留下贾琏一人愕然。
他举着银筷的手僵在半空,心中暗忖,这大喜之事,林姑父怎的反倒不悦?
寒蜈如今常伴林如海左右,他虽沉默寡言,但因救过林如海,又与林祈安交好。林如海便常把他当晚辈看待,偶尔也会提点几句。
这日他问起寒蜈,可有见过林祈安身边的几位好友。
寒蜈思索片刻,道:
“有个长公主府的公子,人尚可,就是喜欢仗势欺人,很没礼貌。”
“还有一个是周夫子的师弟,两人看书时,总吵架。”
“其余同窗我也见过几个,都挺客气,但是很无趣。”
“不过,有个圆脸的表兄,据说常欺负他。那日在庙里,我还见他光着身子的搂着个男的”
“砰”的一声,林如海手中的霁红釉茶盏掉在了地上。
翌日,他连发两封家书。
一封命林祈安即刻搬离贾府,另一封却是写给贾母的,嘱咐儿子必要时方可出示。
神京城。
上元节那场风波虽未查明真凶,蒙古使团勉强洗脱了嫌疑。
只是市井小民哪管这些?街头巷尾议论纷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