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下这30门炮,我希望你们能设法组建一支1万人的野战军团。”
“将来一旦建奴侵入朝鲜,这支军团肯定能派上用场。”
“啊,1万人的大军才用30门炮啊……”金顺姬怯怯地问道,“会不会太少了?”
“一点都不少。”
李国助摆了摆手,耐心地解释起来,
“咱们这支野战军团肯定是以火器为主的。”
“而要最大化发挥火器的威力,军队的阵列必须是浅纵深的横队,”
“也就是说,每个阵列有3~5行的纵深即可,关键是要在横向上尽量展开,”
“欧罗巴兵法称之为线性阵列。”
“按照线性阵列展开,1万人的战线将宽约2~4里。”
“30门炮已足以覆盖这2~4里中的关键区域,更多火炮反而会造成火力冗余……”
“冗余就冗余嘛,难道火炮还用怕多吗?”
一直沉默的张辉突然开口说道,
“难道不应该是火炮越多火力越强吗?”
“这你就不懂了。”
李国助摆了摆手,开始耐心地解释起来,
“火力对野战军团来说固然重要,但却不如机动性重要。”
“火炮过多会拖慢行军速度,使全军丧失战术灵活性,”
“如迂回、追击等战术,都会因为火炮又多又重而变得难以施展。”
例如,七年战争中俄军因火炮笨重多次错失战机。
七年战争是1756~1763年,英国-普鲁士联盟与法国-奥地利联盟之间发生的一场战争。
因为还没有发生,所以李国助不可能举这个例子给张辉。
就算是正在发生的三十年战争的例子,现在也很难传到东亚来,同样是没法举例。
“就算是3磅炮这样的轻型火炮,太多也是一样。”
“火炮太多也会给后勤造成压力,使弹药和补给难以维持。”
“一门3磅炮发射一个时辰需 60~120发炮弹,消耗的炮弹和火药的总重接近火炮本身的重量。”
“所以要保证每门炮都能持续作战一天,就得携带相当于其自身重量12倍的火药和炮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