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或是养了一些鸡和兔,鸡比兔多十三只,鸡的腿比兔的腿多十六条,鸡和兔各有多少只?”
“兔子采蘑菇,七日采一百零八个,晴天采二十,雨天采十二,这七日几日晴几日雨?”
吴掌柜cpu都要干烧了,这是什么题?怎么全跟兔子有关?这题确定有答案,不是瞎出的?
他想着第一题,在心里算了一会,也没算出来。
“姑娘,这确定都有答案?”
“有的呀。”
“姑娘能否再说一遍,我把这几题写下来?”
“可以。”
吴掌柜立刻去拿了纸笔,没想到眼前的姑娘直接把笔拿去,快速在纸上写了起来。
吴掌柜更惊讶了,这农家姑娘不仅识字,还写的一手好字。
李三栋也惊讶了,他姐写字这么好?
李晚月快速把题写完,在掌柜期盼的眼神中,把第一题讲给他听。
吴掌柜瞬间如拨云见日。
“妙啊,这题妙哉。”
见掌柜话题彻底跑偏,李晚月把话题拉回来:“掌柜的,我今天带的笋……”
“收,收,我让人过称。”
吴掌柜让后厨的人把笋倒进筐里过称,二十六斤。
李晚月道:“掌柜就按二十斤算吧,那六斤算是送给掌柜,掌柜拿去送人试吃。”
吴掌柜笑了,这姑娘机灵,真会办事。
“李姑娘爽快,我记下了,不过我对姑娘给的建议和这三道题很感兴趣,就冲这个,我给姑娘按三十斤结算,倘若能让生意有起色,另当谢过。”
“不敢当,不过掌柜就算要把题贴出去,最好一次贴个一两题就好,过几天再换。”
吴掌柜点头,他明白。
一斤六文,三十斤一百八十文。
李晚月接过铜板道了谢,和李三栋离开了。
李三栋拎着沉甸甸的铜板,头脑还有些懵,这就挣钱了?还是山上遍地都是,没人要的东西?
他还从来没有在一天时间挣一百多文的时候呢,就算他们三兄弟和爹一起出来做工,一天也挣不到这么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