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卫营大营,自考核开始,每日里人声鼎沸。军营中的呐喊声震耳欲聋,从早至晚,经过多轮考核,最终留在军营里的新军人数为两万人。
陈子龙、吴应箕,在射击中表现还算优异,策略考核中更是优秀,直接被任命为军中参谋。
李锐和他的兄弟们,在射击考核中勉强达标,最终还是被选为战兵。
兵部的人索性直接在勇卫营的军营门口招募新兵。那些经过两轮被淘汰下来、勇卫营看不上的人,兵部可是把他们当成宝。
“招兵了,招兵了,三大营招兵啦,月饷银一两,招兵了。”
待遇虽然远远不如勇卫营,但是进了京营,基本上不会被外派出去打仗。在这种情况下,吴甡每日里带着人在新军大营门口,招募那些没能留下的新军,通过两轮考核的优先。京营短短数日,就招募了两万人,这可把张凤翔给乐坏了。
赵靖、赵翊,也带着彼此从各地招募的新军,返回京师,共计五万人,全部投入考核。
黄义明,为了能让留下来的新军在军营里安下心来,凡是从京师招募的新军,有家人的,可全部登记在册。朝廷新建军器局,工人优先从军中家属中选取。凡是在军器局做事的,每月可拿三百个大钱。没有家人的也不用担心,将来立功,就给你们发婆娘。
这一消息,更是让很多难以坚持下来的新军,咬紧了牙,硬挺下去。
黄义明每天早出晚归,有时数日也回不了一趟家。他派人前往各地,购买所需材料。为了加大购买力,派人前往澳门等地,加大购买制造火器、火炮、粮食等物,库房里的银子就如同水一样往外流。
新制造局,地址选在内城,原兵仗局对面。先搭建了十间生产间,投入新军家属四千人,加上工匠,也有五千人。一条条长型流水线展开,说是流水线,其实就是一条用铁做成的长条,一字摆开,也可算是原始版的流水线了。
随着离得近的地方购买的部分材料,运回京师后,黄义明将军器图说中的轻型甲胄、护心镜、轻型火炮等,还有燧发枪,全部画出来,交给军器局的老工匠。汤若望负责研发、打磨、维护。
随着部分材料的到位,生产间也正式投入使用,各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