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完山楂,京墨忽然想起来裹完糖水的山楂好像还没地方放。
刚裹完糖水的糖葫芦粘的很,要是直接放在案板上,那不仅糖葫芦吃不成了,案板也要完蛋。
略加思索后,京墨灵机一动,从柴房抱了一大团稻草进来,用绳子扎成一捆,再在四周绑上石头,保证这个稻草团不会站不稳。
把串好的糖葫芦扎在稻草团上试了试,确定不会倒后,京墨满意的把锅放灶上了。
锅是春红去打的小铁锅,用来熬糖浆刚刚好。
灶里的柴火选了小的,让火维持着小火。
小火稍微把锅加热了一会儿,然后把糖扔进去,再倒点水,用勺子顺着一个方向轻缓的搅拌,让糖完全化开。
随着熬煮时间的增长,锅里的糖水渐渐变得浓稠,颜色逐渐从浅黄变成金黄色。
京墨把勺子稍微提起来些,侧头一看,发现已经能拉出细丝了。
怕再继续熬下去,锅要糊。
京墨连忙将串好的山楂放入熬好的糖水中,转动竹签,尽量把每一颗山楂都裹上糖水。
已经裹好糖水的糖葫芦就扎在稻草团上。
隔一段距离扎一个,防止糖葫芦互相黏在一起。
到底还是第一次做,火没控制好。
糖葫芦还没裹完糖水,糖水已经烧糊了。
成功了六串儿。
虽然这六串糖葫芦上的糖有些不太均匀,但好歹是都裹上了。
就是看着锅里剩下的已经黑掉的糖,感觉有些可惜。
糖还挺贵的,这一糊,至少得有一二十文钱没了。
不过看看已经制作成功的糖葫芦,京墨又高兴起来。
勉强算是成功了!
窗户边上太热,灶边也热。
京墨把稻草团底座挪到屋里阴凉的地方,方便糖水快点儿凝固。
看着剩下的洗好的糖葫芦,京墨摸着下巴开始想偷懒的点子。
用竹签串起来的山楂不太好裹糖水,稍不注意就厚了薄了的……
要是直接把山楂扔到糖水里,搅两圈再捞上来,那不就方便了吗?
捞上来的山楂也可以直接放在盘子里,隔开放。
要是流下来的糖黏在一起了,可以拿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