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心吧,也不是我一个人去。云生他爹会安排好的。”
陈友富默了片刻,起初像是不开心,后来又对赵氏说:“要不我去找下你哥,让他派个白役跟着?”
“哪能?”赵氏叹口气,“哎,听说他这几日挣捕头的位置,正在忙着,这种事容易让人抓住把柄。”
听着爹娘为自己的事情操心,陈吉发心中感动。他放下筷子,认真的说道:“爹,娘,放心吧。儿子长大了,会保护好自己的。而且,儿子之前玩的好的朋友也有不少,我准备带些人去帮忙。云生也会帮我的,是吧?”
正在闷头吃饭的苏云生抬起鼓囊囊的脸,含糊不清的点头。
倒是把母亲赵氏逗笑了。
“好、好,儿子长大了,有主见了。小心行事。”
当然要小心行事,陈吉发还要改天换命呢,小小的风浪都搞不定,还谈什么?
其实,熊夫子给他出题的时候,他就在考虑这个问题了,到底,该如何让百姓足额交税?
明末的时候,税收已经不再征收实物,而是改征白银。
万历年间,随着海贸的发展,明帝国出口大量的生丝、香料和瓷器,换回了海量美洲白银,致使境内白银一度严重通胀。由于明帝国一直以来缺乏黄铜,因此,在白银充沛之后,朝廷为了征税方便,就都采取了白银计税。
到了天启崇祯年间,随着美洲白银减产、欧洲发生战乱,输入明帝国的白银数量锐减。再加上连年战乱,白银储备应急需求急剧增加,境内白银又出现了严重的通缩。一胀一缩之间,税额按照通胀的制定,而百姓手中的谷物却只能换来通缩后的价格,造成了极其严重的金融剪刀差,大量的农业剩余价值被流通资本攫取,就造成了明末百姓身受多重盘剥,始终无法有效积攒财富,稍有天灾人祸,就破产逃亡,为农民企业提供了温床。
事实上,清朝完全继承了明朝的法律和税收制度,连税收的比例都没有做过多调整,甚至江南地区还增加了税收。但清朝并未激起大规模民变,许多地区的税收总额反而有所增加。
所以,陈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