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论写啥没来得及看,银票倒是先看清了,给挺多的,有五十两。
满身铜臭的暴发户。
熊广源将银票放在一旁,勉为其难的展开策论看了起来。
策论开篇,写了个不伦不类的标题,叫做《气候、奇技、财政与辽东变局》。
白而又土,果然是满身铜臭的暴发户。
熊广源已经准备直接丢掉了,不过,眼角瞟到了那五十两银子,他想起了曾经过的那段苦日子,以及即将婚嫁的儿女。
于是他又找回了一点点耐心,继续往下看这狗屁不通的标题下到底写了啥。
如果有挽救的可能,五十两银子真不少了。
没想到,这一看,就看了一个晚上。
陈吉发写这篇策论的时候,其实就是针对熊广源这个人去的。
他从资料库中找到了熊廷弼的平辽策,然后根据自己掌握的后世知识进行了认真梳理,经过科学评判,事实上熊廷弼的策略,的确是对付满清最好的方案。
但这个方案最终失败,主客观因素都有。仅从客观原因看,有三个主要的方面:气候、科技与财政制度。科技,这个时代还没这个词,于是陈吉发改为奇技。
事实上,陈吉发认为,熊廷弼的平辽策,就是日本人在华北平原实施的“碉楼封锁线”战术早期版本,主要方法就是通过在广阔的平原上设置系列固定的据点,从而以机动性战斗力有限的防御部队,来限制和消灭机动性和野战能力较强的游击队,将他们逐步围困压缩,直至消灭。
这个战法最大的好处就是战略纵深较厚,能避免被敌军突袭分割,以己方阵地固守的长处,规避野战不力的短处;以物资丰沛的长处,对付敌方家底不厚的短处。
但这个方案的坏处也显而易见,投资大,周期长,如果发生什么政治经济上的波动,就容易夭折。
历史上,熊廷弼没能有机会完成这个设想。神宗皇帝殡天后,泰昌皇帝只做了一个月,之后就是木匠皇帝天启继位,朝政混乱,党争不断,熊廷弼因迫害被问斩。
此后,天启帝师孙承宗虽然想要恢复熊廷弼的辽东堡垒群,但彼时的大明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