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太婆现在也就是吃一碗饭的范儿,田地里坑坑洼洼已经下不了地了,身体虽然看着强壮,但走路有些吃力,甚至走上二三百米都要歇上一会儿,吃饭也不行了。以前老太婆要吃两碗米饭,还不算菜和汤,如今,老太婆只能吃半碗米饭,大家不停的给她夹肉挑鱼,再喝一些汤已经足足饱了,她感觉身体远不如从前。每顿饭半碗饭,半碗汤,加上一些可口的菜。一顿饭便足足饱了,这在年轻的时候,打牙剂塞牙缝的事儿。
老太婆知道,自己确确实实老了,行动有些不便,走路有些吃力。田里的庄稼那是万万干不得了,自己的大儿和大儿媳在家里,她连晒场翻谷子,看玉米的活儿都不让母亲干,认为母亲年轻的时候受了苦遭了罪,为了孩子们流泪流汗的,现在孩子大了,该享受享福了,这也是人生的高光时刻。
老太婆发现,大家都背着自己说话,而且出门再没有人搀扶,没有人招呼,大家都在议论纷纷,年龄相仿的老人依然对她很尊敬,依然搀扶着她,安慰着她。她不明白大家为什么要来安慰自己,自己是全村、乃至全镇最幸福的福老太,大家干嘛要来安慰自己?
最后,连自己的儿媳和儿子让她不要再出门晃荡,让她安安稳稳待在家里。她认为自己出来走走身体好,精神爽,和老汉老太婆们说说笑笑,多么的狭义和荣光,为什么要坐在家里
大儿媳一次说漏嘴说:“你出去有什么光彩的,我们都没脸见人。”
这句话深深的刺痛了老太婆。她突然想到自己的二儿已经半年没有回家了,自己的二儿媳回来过两次,两次都匆匆忙忙,神神秘秘,她不知道为什么和大儿,大儿媳妇神神秘秘的,他们两个并不对付,还有一些敌对。
现在,二儿媳突然回来和大儿子、大儿媳神神秘秘交头接耳。从此大儿子更加苦闷。原来忙累了,这才坐下抽一口烟,喝点酒,现在动不动就坐在石头上抽烟,时不时的便拿起杯子喝酒,几次还喝的叮咛大醉。
她感觉大儿子有些不对劲儿,因为大孙子已经一年多没有回来了。而孙媳妇住娘家一个多月,只把重孙子放在家里。大儿子居然开始极其不耐烦,动不动呵斥重孙子,有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