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的高楼大厦,顶多也就七层房,一般小区只有四层,这已经算洋房小楼了。
王科开发的第一个小区,售价高达每平方米480元,房子还没有封顶,便销售一空,这样王珂大大的赚了一把。因为当时建四层楼成本不到200元,200元不到的成本售价480元,当时的土地并不那么昂贵,在汉山市刚刚开建房地产的时候,土地出让每亩也就几万元左右,稍微偏一点的每亩才两三万一亩,城市中心最好位置的土地也就七八万,这在当时来说,已经是天价的土地售价。王珂在开发大县体育场的时候,土地仅为每亩1万元不到。当时虽然不算高,但普通建筑公司来说,买不起这么大一块地皮,没有这么大的资金量能够购买如此大体育场。
当时,人们有个口头禅就是:你的钱多,把体育场买了去。
当时,王珂就实现了人生的梦想,将大县的体育场买到了自己手里。
王珂在大县开发了体育场以后,就在汉山市开发了第一个最为完善的小区,财富积累和资本达到了顶峰,使王珂的资本达到数千万之巨。这在汉山来说,当时许多山区小县还达不到1000万元的财政收入,王珂实现了千万元资金的积累。
于是,王珂又便看上了汉山区的体育场。
汉山区的体育场位于城市中心,有两百多亩。四周修了一些破旧的门面。里边有两个游泳池和文化馆在那里办公。1942年就是训练营地1951年改校场坝为体育场,属于文化教育体育局,简称文教体育局的直系下属单位。
王珂和汉山区文教体育局领导吃过饭后,透露自己有意向开发体育场时,局长直接拒绝。
哪有把体育场卖了开发的,那样市民会把你用唾沫淹死你的。
当时的体育场虽然破败,每天早上有七八千人在体育场锻炼身体跑步,打太极拳的,到下午旁晚时分,更是人多,有打羽毛球,篮球,台球等人,是大家平时休闲的地方。
体育场还是集会的中心,当时的公审大会和重要节庆活动都放在体育场,体育场还有一个仿古戏楼,戏楼建设于1942年,春节汇演和各种节庆便在这个体育场戏楼内举行,把体育场卖了,汉山市就没有灵魂,人们只能在马路边闲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