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捋着长须,笑问:“可是那位在江东声名远扬的写书先生所着?此前,他曾写《死对头们》一书,讥讽曹操?” 刘备点头称是。
但关羽的笑容收敛,神色忽然变得庄重,又道:“这位先生还写过《大哥》一书。”
关羽内心其实十分欢喜,他对书中管云长的故事喜爱有加。若不是镇江老辕此前在书中对大哥的形象刻画略有瑕疵,在关羽心中,镇江老辕便是一位完美的写书先生了。
刘备闻言,赶紧向关羽坦言:“这正是我疑惑之处,此人究竟是敌是友?此人才华横溢,对天下形势了如指掌,对各路英雄的性格也洞察入微。但他对我们的态度,实在复杂。”
关羽连连点头赞同:“大哥所言极是。”
张飞正端着酒碗畅饮,听大哥和二哥的对话,一头雾水。他转头看向诸葛亮,只见诸葛军师神情自若,显然对这些话题了然于心。
张飞瞪着铜铃般的眼睛,充满好奇而又直截了当:“两位哥哥在说什么?什么先生!他能比我们诸葛先生还厉害?大哥若欣赏他,何必这般纠结。不管他在江东还是江西,我们直接去请他出山便是!”
张飞想得倒是长远。刘备已经摆手表示不可或是无法,关羽未作表态。
张飞只能眼巴巴地望着诸葛军师。尽管张飞内心对诸葛亮的文人做派略有不屑,觉得他们酸腐,但在这种时候,还是不得不向诸葛亮求助:“先生,大哥和二哥究竟在说什么?”
见张飞这般难得虚心态度,诸葛亮耐心解释一:“镇江老辕最近写了好几本书,每本讲述一位英雄的故事。这三位英雄正是关羽、张飞和赵云三位的原型。”
什么是原型张飞不懂,但张飞一听自己出现在书中,眼睛瞪得更大了:“先生,快跟我讲讲,书中的张三爷是何模样?是否威武威风?”
诸葛亮面带微笑,让张飞稍安勿躁,随后以沉稳而富有中气的声音,精彩地讲述了书中张飞的故事。
诸葛亮精准地把握了镇江老辕的写作风格与精髓,将长坂坡的名场面生动再现:书中的张飞仅率二十余军士,面对曹操五千人马,毫无惧色。书中张飞临危不乱,巧用虚实之策,让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