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要求刘备,在治理军队、管理人才、发展百姓、促进农耕等方面,践行一套严谨、开明且有效的制度。“切不可效仿董卓、袁术、吕布等人暴虐、铺张、霸道的行径。”而应 “与民休息,与民休养,发展生产”。
每次与刘备探讨家国大事,诸葛亮总能让刘备感觉,他刘备虽历经几十年岁月,吃过诸多亏,遭受过许多挫折,见识过无数世面,但眼前这位年纪轻轻尚不足三十岁的诸葛亮,却总能站在更高的层次,指出他刘备的不足。
刘备心中多少佩服,他与诸葛亮并非歃血为盟的兄弟,没有桃园结义的情分,但他深知身边需要诸葛亮,必须一如既往地尊重诸葛亮,为其提供施展才华的空间。
否则以他刘备的团队,根本无法与江东竞争。
刘备虽给予诸葛亮施展才华的广阔天地,可在他心底,与关羽、张飞的情谊更为深厚。他和关、张二人的情分,恰似那句 “兄弟如手足,手足断安可续” ,亲密无间,无可替代。
刘备回到荆州短短十日,便将夫人阿柔暂且搁置一旁,一门心思与关羽、张飞相聚,几人亲密得恨不得整日形影不离。
张飞问:“大哥,此次东吴之行可还顺利?新嫂嫂可还如意?”
刘备笑着回应:“江东虽景致优美、诸事顺遂,却远不及与二弟、三弟相聚这般舒心畅快!”
张飞和关羽听了,心中自是欢喜。不过张飞为人实在,坦言道:“大哥,你临去江东前让我看的那几本书,我实在读不下去。虽说你讲那个什么老辕写的书,对咱们日后图谋大业大有益处,可大哥,您就别再在这事儿上督促我了。”
张飞心里想着,与其看书,倒不如直接告知他具体要做何事来得干脆。
刘备当初临行前,不过是担心张飞闲来无事会去找诸葛亮的麻烦,才顺手给他布置了看书的任务。刘备本就料到以张飞的粗率性子,难以静下心来研读这些书籍。
刘备宽容说:“看不看书倒也无妨,只是夜里少喝点酒,把酒后打人的毛病改一改。” 张飞一听刘备又要唠叨,连忙答应。
然而,关羽却主动阅读了镇江老辕所着的《大哥》《死对头们》《周郎》等书。
关羽胸中的文墨比张飞丰